第五节  行菩提心的学处


大乘和小乘最大的差别,在于对众生有没有责任感。这种责任感,是对每个众生一视同仁,希望他们都脱离轮回而成佛,具有这样大胆量和大愿力的人,就具足了菩提心,就是大乘佛教徒。

生起了愿菩提心之后,还要付诸实践,就是行菩提心。因此,行菩提心一定包含了愿菩提心,但是有愿菩提心,不一定有行菩提心。我们要努力具备二种世俗菩提心。

 

六度的善巧与般若

“度”,是梵文“波罗密多”的翻译,意思是“到彼岸”。此岸是指整个轮回,彼岸是佛的果位。而六度,是六种可以渡越生死苦海,到达解脱彼岸的方法。它是诸佛度生的唯一方法,无量佛陀都是依靠它而利益众生。

不退失行菩提心的方法,就是修学六度万行——布施、持戒、安忍、精进、禅定与智慧,来实践利益众生。前五度属于慈悲,称为善巧方便;智慧度,是证悟胜义空性,可以圆满前五度,又称为般若。行持前五度,可以累积福德资粮;依靠智慧度,可以累积智慧资粮。

我们还是凡夫,应以修持世俗菩提心为主,累积福德资粮。直到证悟空性时,所做的一切以般若智慧摄持,就是在累积智慧资粮了。

上一页 下一页
181页/共291
跳转到

当前浏览:

下载
00:00
00:00

当前浏览:大圆满前行·中册

下载

当前浏览:第十一章 发殊胜菩提心(本章包含38段上师讲解)

下载 播放

当前浏览:第五节 行菩提心的学处

下载 播放

下载 播放
登录 个人
中心
退出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