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智慧,何以见苦、知苦、离苦,进而灭苦呢?

宁玛昌列寺 积资净障 发布于 2025年09月16日 星期二 16:41

般若波罗蜜多,也称为“智慧度”,梵语“般若”,藏语“希热”,汉译“智慧”。此智慧非世俗之所谓聪明也,乃从实相理体所生起之净智妙慧。

在自然生起菩提心之前,凡夫必须刻意自我训练心的力量

宁玛昌列寺 修行的发心 发布于 2025年08月23日 星期六 13:12

在心相续中生起菩提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重要的不是完美的思维和观想,而是那份持续不断的意愿和努力。就像水滴石穿,每一次的练习,都在冲刷“我执”的岩石,最终让慈悲与智慧的河流在你的心相续中奔腾不息。

菩提心观修的基础要素

宁玛昌列寺 修行的发心 发布于 2025年07月28日 星期一 14:30

大乘的根本是菩提心,如果没有菩提心,就不是大乘佛教徒,也无法成为金刚乘的根器;反之,有了菩提心,即使修的是小乘法,也会成了大乘法。

三种信心

宁玛昌列寺 修行的发心 发布于 2025年06月04日 星期三 13:55

皈依,是进入一切正法之门。皈依的基础,就是信心。这种信心包括对正法所产生的清净信、欲乐信以及胜解信三种。

对众生勤修慈悲菩提心 为众生累积福慧二资粮 将善根回向众生早离苦 却了知一切自性空如幻

宁玛昌列寺 积资净障 发布于 2025年02月12日 星期三 18:46

上师们将佛法要义传授下来,就是所谓诀窍的传授。这四点就是尊者的诀窍,是修行的精华要义。如果我们不知道归纳精华要义而修,则表面上虽然懂得很多,修了很久,也不会有多大的成就。

调伏己心:佛教徒的修行之道

宁玛昌列寺 闻思修行 发布于 2025年02月01日 星期六 12:11

佛教修行,本质上是一场调伏自心的历程。佛陀在《法句经》中说:“心是诸法前导者,心是主,心是一切法所依。”这句话揭示了心在修行中的核心地位。佛教徒的修行,不是向外寻求,而是向内观照,通过种种善巧方便,调伏这颗躁动不安的心

登录 个人
中心
退出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