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观修舍无量心日趋成熟时,“爱”与“恨”也就不分彼此了

修行的发心 宁玛昌列寺 发布于 2023年01月05日 星期四 19:05

何谓舍?简单的理解,即为凡所施为,一切功德,行恩于人,不望现报,不望生报,不望后报,是名为舍。

可是谈到舍无量心时,只讲“舍”字,不容易明白,用“平等舍”就比较容易理解了。“舍”是“放下”,“放下”贪亲嗔敌的分别心,而对一切有情生起平等心。

贪恋亲人、嗔恨仇敌等分别,是利益众生的最大障碍,会让我们产生选择性的慈悲,遇到不喜欢的人时,很难生起让对方离苦得乐的想法,导致修行与现实产生矛盾。

“舍” 对有情而维持其中立的态度为相,以平等而视有情为味,嗔恨与爱著的止息为现起,“诸有情的业为自己的所有,他们随业力而成幸福。或解脱痛苦,或既得的成功而不退失”——如是见业为所有,为足处,嗔恨与爱著的止息是它的成就,发生了世俗的无智的舍是它的失败。

所以,观修舍无量心时,是以自己和众生心中的贪嗔,作为所缘对境,希望自己和众生都能远离贪嗔之心,而具备饶益他众之心。

正行观修时,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先观修怨敌与自己的利害关系,亲友与自己的利害关系,然后平等观修所有众生都是自己要利益的对象。 

一、观修怨仇的利与害

世事本无常,一切现象都在变化,亲仇关系也不会是永恒的。如果理解这一点,就会减少贪亲与嗔敌的执着。

观想时,可以把现世的仇人或魔障等观想在前面虚空的右边;把今生贪恋疼爱的父母、兄弟姊妹、子女、亲友等观想在左边,以他们这一世的形象观想清楚。

然后,对于仇人,我们就像平时一样生起厌恶、不耐、排斥的嗔恨心,对亲友则一样生起疼惜、眷恋不舍的贪爱心。

接着,再想一想,我们总是对厌恶的人生嗔心,对亲友生贪心,生生世世的轮回中都这样做,但这样有道理吗?其实并非如此。我们可以从过去、现在、未来三方面去思考。

先对右边的仇敌作观想:以轮回和因果来看,今生讨厌的人,虽然现在不断地伤害自己,但在过去世可能是我最亲爱的人,也做过自己的父母。在当我的父母时,也和现世的父母一样,对我有深厚的恩德;而且,在未来无止尽的投胎转世时,他们也不会永远是我的仇人,一定会再次当我的父母,也会和现世的父母一样利益我。

以今世来看,有时真正愿意为我们付出的人,反而是和我们没什么特别关系的人,甚至是我们所认为的仇人。事实上,这些人不一定把我们当仇人看待,也不一定会伤害我们,有时候只要用恰当的沟通方法,或善巧的语言,很快就可以尽弃前嫌,变成最好的朋友或亲人,帮助我们。

而且,仇敌和磨难的伤害和打击,有时也会带来福报。很多人因为遭受灾难和逆境而成熟,比如感情上的挫折、家庭关系的破裂、生离死别的病苦、重病的折磨、事业的失败等等,为了要超越这些深层的痛苦而激发出无比的力量。从这些逆境中,增长了前所未有的智慧,带来非常多的功德,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逆增上缘”。

有些人一直没有机缘遇上佛法,却在逆境来临时对世俗产生了厌离之心,为了脱离痛苦而趋入佛门,又因学习佛法而带来福报,因为逆境冲击,反而增长智慧和心的力量,所以我们要感谢带来逆境的人,感谢背叛自己的朋友、骗取我们钱财的人、伤害打骂我们的人、恶口或挑拨是非的人,甚至带来病痛的病毒等等。这些痛苦的因素,最后都变成最有意义的帮助我们成长的“动力”。

经过再三的思维之后,修得比较好时,对于怨敌的嗔恨心会慢慢淡化,终至完全消失。

二、观修亲友的利与害

再来观想左边的亲人。今生我所贪恋疼爱的人,虽然现在百般疼爱我,想尽办法为我排除违缘,给我数不尽的帮助,但他们是否生生世世都是这样对待我呢?这是不太可能的。在无数次转生在六道轮回中,他们一定很多次做过我的仇人,想方设法对我制造过违缘伤害,掠夺过我的财物,打击过我的名誉地位,甚至伤害过我的生命。而在未来的无数次投生,他们会永远做我的亲人吗?肯定也不会。他们有可能再次当我的仇人,那时候,也会像现世的仇人一样,打击伤害我。

而且在今生,亲人真的只为我带来利益,而仇人只有伤害吗?事实不是如此。当亲人的生活很快乐、很健康、平安顺利,或飞黄腾达的时候,我会为他们高兴,觉得很放心;如果他们痛苦或不如意时,我心里比他们还苦,但他们却认为我的付出是理所当然;如果我遇上困难,想请他们帮助时,有的却吝于付出。

今天我们认为最亲的亲人,明天可能会为一件小事马上反目成仇,有些人为了钱财,杀死了祖父母、父母,或兄弟姊妹。以前的时代,大家讲求伦理道德,大部分的人都很孝顺,现在不一样了,伦理道德都颠倒了。当父母年纪大了,很多人不亲自照顾,把他们放在养老院里,有些人移民世界各地,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父母在哪里,连父母的长相也忘记了,这样的人也很多。

即使亲友关系很好,但因为对朋友、亲人们过度贪爱执着,会顺应着他们,眷恋世俗的安乐,追求名闻利养,到最后累积更多的恶报,种下堕入恶趣的种子,阻碍修习正法的机缘。这样的亲人,对自己所造成的伤害,如同仇人一样,不是吗?亲与仇,实在没办法用好与坏来分别。

经过再三思维之后,修得比较好时,对于亲友的贪爱心会慢慢变化,终至完全消失。

三、观修众生都是母亲

通过这样再三的观修,了解到亲友和怨仇无常,不应分别执着;但嗔恨和贪念消减之后,有时候会出现比较偏差的现象,就会形成“无明舍”。

“无明舍”是什么呢?是认为既然众生平等,则所有亲人、朋友、仇人等等,和他都没有关系,众生的解脱也不关他的事,这是以表相不贪、不嗔的无明,将一切众生一视同仁地舍弃,这就误解了“平等舍”的意义,是不正确的想法。修习平等舍时,内心是蕴含着无尽的慈心和悲心的,如果没有慈悲,就不是真正的平等舍。

对于持“无明舍”的人,藏语谚语形容说:“如果佛陀在天空中飞,这种人看了不会产生任何虔诚心;如果众生的肠子暴露在外面,他也没有什么感觉!”这种乍看好像是没有分别的平等心,其实是麻木不仁的心态,这会堕入无明愚痴之中。 

所以,我们必须进一步观想亲人和怨敌都是自己的母亲,他们都是我们应该帮助的对象,观修方法,就是知母、念恩、报恩。

(一)知母

我们这样思维:只要有虚空之处,就有众生;只要有众生,就充满了痛苦。这些被业力痛苦折磨的所有众生,无始以来在轮回中没有一个是不曾做过自己的父母、亲友。就以这一世的母亲来说,她也曾经无数次当过自己的母亲,就像佛经中所说,如果把整个大地的泥土搓枣子核大小的丸子,可以算出数字,但只是一位众生做过我的母亲的次数,无法算尽。一切众生都不止一次当过我的母亲,次数实在不可思议。

(二)念恩

当他们身为父母时,都用最慈悲、最宽容的心呵护我,给我吃最好的食物,穿最好的衣服,无微不至地照顾我、养育我,对我恩重如山。

具体观修时,先从这一世的母亲开始,可以从四种世间恩德及佛法的恩德等五个方面去思维。这五个方面是大方向,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思维母亲如何费心尽力地疼爱、养育自己。如果自己和今生母亲的缘分真的非常不好,也可以换成对自己恩德最大的人来作观。观想得越详尽,越容易生起感受,修行也容易成功。 

1.赐予身体

母亲辛苦怀胎十月,期间忍受无尽的担忧、身心不适等痛苦,付出血肉之躯的一切代价,她所享用的饮食营养和身体的所有精华,通过脐带来养活我的生命,让我在胎中得以成长,最后冒着生命危险才生下我,让我获得这个身体,这是生身之恩。

2.赐予生命

出生时,如果不是慈悲深情的母亲喂养照料,我也无法存活下来。母亲满怀着生子的最大喜悦,以慈爱心抚育我,不让我死去,这是赐命之恩。不仅身体是母亲所赐予,我的生命得以持续,也是母亲赐予的。

3.赐予财产

成长过程中,母亲舍不得上供三宝,舍不得下施贫乞,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但我要食物,要衣服,母亲却不会舍不得,她把自己所拥有的一切,通通给了我。

她用自己的体温当作我最初的衣服;用手帮我擦拭脏物,用手轻轻抚摸我的肚子,看我饿了还是饱了;用指头测试食物的冷热,总是先把好的食品给我吃;给我最柔软,最暖和的衣服穿,提供最好的温饱条件和成长环境。只要能让我平安长大,为了我的利益,她完全顾不得任何,只希望把最好的给予孩子,这是赐财之恩。

4.教导世间法

从出生开始,当我刚刚会吃东西、会走路的时候,母亲教我吃饭该怎么吃,穿衣服该怎么穿鞋带该怎样系,不会走路教我怎么走,不会说话教我说“妈妈,爸爸……”,耐心地教我世间的所有知识。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个老师,就是母亲,这是教世间知识之恩。

此外,不只是这一世而已,她在轮回中无数次当我母亲的时候,为我流过的眼泪,集中起来会比大海深;她为了照顾我而衰老死去的骨头,堆积起来会比须弥山还高。以上四个角度,是从世间法作观修。

5.赐予出世间法的因缘

我们现在有机会听闻佛法,可以闻思修行,有机会解脱,都是依靠母亲赐予的人身,没有人身,这一切就不可能拥有。

而且,如果没有母亲,也无法发起菩提心,过程中要修学如海的菩萨行,也没有修学的对境;而不具备菩提心、菩萨行,就不会有最终圆满佛陀的果位。可见,从佛法方面来说,母亲对我也是有着大恩大德。

如此,以“舍无量心”的观修为基础,四无量心的生起与既成才可以无有偏颇。而以四无量心的观修作为奠定,才可以使心真正生菩提心,无伪而透彻。

愿诸众生得解脱,圆满无上大菩提。

登录 个人
中心
退出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