皈依本尊 领受加持
很多接触过藏传佛教的人都会问:“金刚乘里说的本尊到底是什么?”有些弟子,可能与皈依的藏地法师在言语上交流不畅,当听到“你的本尊是观音,他的本尊是阿弥陀佛……”弟子们就好像得到一个专属的“指标”一样,把一尊尊佛菩萨彻底分开来,各自修各自的。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藏传佛教中的“本尊”是金刚乘修行的核心概念,指修行者通过特定仪轨和观想所依止的佛、菩萨作为转化烦恼、证悟智慧的修行对境。本尊是金刚乘中修行者依止的佛菩萨的象征,代表修行者内在的佛性。通过与本尊的相应,修行者逐渐消融自我执着,显现本具的智慧与慈悲。
例如,在宁玛派的修持体系中,本尊修法旨在通过观想、持咒、仪轨等方式与特定本尊相应,以此净化业障、证悟心性。本尊修持强调三根本的重要性,即:上师,传承与加持的根本;本尊,成就的根本;空行护法,事业的根本。本尊修持需结合对上师的虔信和对护法的祈请。
本尊修持通常分为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
生起次第:通过观想本尊形象、持咒等,净除凡夫执着。
圆满次第:在生起次第基础上,修持气脉明点,直指心性。
宁玛派的本尊体系融合了早期密续(如《大幻化网续》)和伏藏法门,代表性本尊包括:
普贤王如来:象征法身佛,是大圆满法的根本本尊;修持重点是直接体认心性,超越二元对立。
莲花生大师:宁玛派祖师,被视为“第二佛陀”;修法如《莲师七句祈请文》《莲师意修》等,强调对上师的虔信。
金刚萨埵:忏悔业障的核心本尊,修持《金刚萨埵百字明》净化罪业,以及度母、益西措嘉空行母等等观修。
修持方法与次第简略概括为:
1.需要灌顶与传承,即:需接受上师对本尊法的灌顶,获得修持资格与加持力。
2.修持中的观想与持咒,如观想本尊:清晰观想本尊身相、颜色、持物、坛城等,融入自心。
3.持诵心咒,如莲师心咒“嗡啊吽 班扎格热班玛色德吽”,或金刚萨埵百字明。
4.种子字:观想本尊心间种子字(如“吽”),象征本尊智慧。
5.供养与仪轨:结合七支供等积累资粮等。
这里只是概述,具体实修时还是需要具体的方式方法及步骤。
当然,我们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都应该虔诚礼敬,因为他们的慈悲、智慧与功德是无二无别的,而虔诚依靠一位本尊修持生圆次第,清净我们的身口意,就等于修持了所有一切本尊。
当你的心与伟大佛陀宣讲的佛法结合为一体,就可以叫“本尊”了。本尊,代表法。当你受持读诵《阿弥陀经》,而《阿弥陀经》跟你的心融为一体之时,你念的是佛陀传授给你的“阿弥陀法”,你大脑里想的是阿弥陀佛,这时阿弥陀佛就变成了你的本尊。
是因为这个法让这尊佛变成了你的本尊,而不是这个佛让他自己变成你的本尊,一定要重视“法”为先行、佛法的殊胜。
一切寂静与忿怒的本尊都是佛宝,因观想修持本尊而成就的方式是法宝,与自己特别有缘的本尊是修行者一切成就的根本,所以应该虔诚皈依。
释迦牟尼佛为主的诸佛留下的法对佛弟子而言至关重要,我们只有靠这个法才能把自己的身口意——我们称为“气、脉、明点”,彻底净化,让自己成就佛的法身、报身和化身。
当你根据修持的佛法,身口意变成所修的这尊佛,这就叫本尊,比如:你现在修观音,是你要变成观音;你修阿弥陀佛的时候,是你要变成阿弥陀佛,这是密法的修行方式之一。
你的凡夫之心要和本尊圆满悲智的心紧紧绑在一起,这是行者成就的来源。
而上师是修行者加持的来源,加持是什么意思呢?你的修行需要一位老师,他在佛法修行这个专业上比你懂得多,实修有经验,取得了专业上的成就和相关专业人士的认同,这个老师可以引领你走在修行的路上,并加持你不断前行。
就如老师在这里教你,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把他身上学会的所有知识全部灌输到你那儿去,老师在说,你在听,老师的知识会全部传授到学生那里;学生那边知识储备量或者是经验越来越多,但老师啥也没缺少,这就叫加持力。
人们经常讲:“我想请一位具德上师加持一下,我想祈请佛菩萨加持一下……”这是什么概念呢?就是希望佛菩萨也好,具德上师也好,将他最美好的祝福转移到我身上来。
加持力的功能是否真实存在呢?当然真实存在。就像外面很冷,房间里有很多人,还点着酥油灯,壁炉里还烧着火,你只要把房门打开,一股温暖的气流就会扑面而来,这就是加持力。
这个加持力能不能转移呢?当然能转移,但不是刻意转移。就如刚才所举的例子,你站在屋外很冷,但是推开房门就感受到一股暖流,这个温度的变化是透过房间里人们的热量、酥油灯的热量、壁炉里的火源热量等等传递给你。你感到冷了跑进来烤火,火在那儿自己烧着,你在旁边坐着,热量自然就传输到你的身体里,你就会感到温暖舒适。
所以,有很多修行人,他们平常精进地修持佛法,把最美好的祝福给予你,这不仅仅是摸个顶、祝福两句那么简单,而是通过他自身修行的方法给你祝福——把佛菩萨的祝福给予你。
如果是大成就者,你可以直接把他观想成五方佛为你灌顶,我们藏族人叫“受灌”,这对修行者而言,具有很殊胜的意义。
愿诸众生得解脱,圆满无上大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