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完美的内心与这个不完美的世间和谐共存

烦恼的转化 宁玛昌列寺 发布于 2023年12月12日 星期二 12:43

世间的纷扰本来就存在,但是让纷扰触发了我们的喜怒哀乐,那是一种自愿,而非强迫。如何接纳与看待世间的一切,都没有外力的阻扰,完全在于我们的内心。

无论我们的眼里能看到什么,耳朵里能听见什么,鼻子能闻到什么,口舌中又能品尝到什么,身体又能感触到什么,这一切的一切本来就该是它们该有的样子。事物的本身其实并没有那么多的标签与符号,能下定义并判断个所以然的,都是我们内心的造作,这就是概念性思维,也是二元分别心的意思。

我们看不见事物的本来面目,也不能直观接受事物的本来面目,就是因为:无论我们的“六根”如何作用,当与所对应的“六尘”接触时,就会带动起我们的“六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所有的第一反应不是如实地接纳事物的原貌,而是加以判断和定义,所以才有“六根不净”一说。

佛法里说,六根是六识的工具,眼根贪色、耳根贪声、鼻根贪香、舌根贪味、身根贪细滑、意根贪乐境;有贪,也必有嗔;贪与嗔是由无明──烦恼而来,合起来就是“贪、嗔、痴”的三毒交加。人为善作恶,都是六根的作用。

如果有能下定义与判断的内心在操控我们对于这个世间的一切感知,那么世间的一切显现都不会是完美的。因为我们能知与所知的内心,是完全的分别与完全的狭隘。就像天空实际的广阔如果被相机聚焦之后,也只能看见天空中的一隅而已。在定义与概念的量化中,我们的内心是没法做到“物来则应,物去不留”的洒脱的。

世间的完美与不完美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以何眼界去看待世间的一切显现。当万事万物呈现在我们面前时,如果我们能体会镜中镜像的意义,那么就不会有很多概念性的束缚。一面镜子或是平静的水面,当事物在镜中成像或是倒映于水面时,能显像的镜子或是水面不会去定义“什么是什么”,或是“什么不是什么”,它们只是如实地呈现而已。然而我们的内心同样有如镜子或水面,但是区别在于:当事物成像于我们内心时,我们一定会去辨别“什么是什么”,或是“什么不是什么”,那么也就不会有看待事物的平等性与同一性根植于我们的意识之中。所以,世间的纷纷扰扰都会成为我们聚焦的重点,但凡内心中有聚焦,怎么可能自在呢?因此我们的很多喜怒哀乐,都是被我们只看到事物被聚焦后的狭隘面完全困扰住了。

智者的内心就如一面如实成像的镜子,他们只是如实看待并接纳事物的一切原貌,而没有第二念的定义与分别,所以在他们的眼中,一切都是完美和圆满的,就如佛菩萨看众生都是未来佛一般。然而我们凡夫的眼中,看不见事物的全貌,也无法接纳事物如一的事实,因为我们的内心总是受限于定义与概念的区分,因而,凡夫的眼中,总能看见很多的不完美。今生的修行,且不说最后能否成就,单是通过不断地佛法熏习,如果能练就我们内心趋于完美,因而如一地看待事物,那么用完美的内心与不完美的世间和谐共处,这本身也是一种趋近于彻悟的成就了。

愿诸众生得解脱,圆满无上大菩提。

登录 个人
中心
退出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