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心观修的基础要素

修行的发心 宁玛昌列寺 发布于 2023年11月03日 星期五 13:33

大乘的根本是菩提心,如果没有菩提心,就不是大乘佛教徒,也无法成为金刚乘的根器;反之,有了菩提心,即使修的是小乘法,也会成了大乘法。

宁玛巴把菩提心分成不了义、相似了义、了义三种:(1)不了义,是指具备世俗菩提心;(2)相似了义,世俗和胜义菩提心需要双运;(3)了义,是指最终要达到的究竟胜义菩提心,也就是证悟空性实相。只有以胜义菩提心才能成就佛果,而以世俗菩提心无法究竟成佛。

但对初学者来说,证悟空性还不是那么重要,而是看有没有世俗菩提心。因为我执粗重的人很难生起空性境界,而修世俗菩提心可以逐渐减轻自私自利的爱我执,增长悲心。在世俗菩提心稳固后,再进一步修持胜义菩提心,也就是证悟空性的智慧,断除剩余的细微自私心,根除我执。所以,对我们现阶段来说,最重要的是修世俗菩提心,空性见解则作为助伴。

这样善妙的菩提心,只有心地善良的人才会生起来,而心肠歹毒的人不会生起。也就是说,在初学阶段,必须有一颗善良的心。宗喀巴大师说:“心善地道亦善妙,心恶地道亦恶劣,一切依赖于自心,是故精勤修善心。”如果具有菩提心,则地道都一定善妙,也就是会走上菩萨行的五道十地。如果居心不良,则地道也险恶,一定会走向六道轮回。

讲解菩提心不难,相似的暂时发心也不难,但如何真实生起菩提心,中间的学问就非常深奥。生起菩提心的方法,包括三个步骤:修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发殊胜菩提心、受持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的学处。这三个步骤包括在寂天菩萨所说的发心文里:“菩提心为至妙宝,未生菩提愿即生,已生菩提令不退,并愿增上善无尽。”这四句概括了修持菩提心精要:

1.菩提心为至妙宝:是指希望一切众生获得佛果的心愿。

2.未生菩提愿即生:生起菩提心的方法,就是修四无量心。

3.已生菩提令不退:生起愿菩提心的方法,是理解了愿菩提心的分类和实修方法,并让它不会退转。

4.并愿增上善无尽:要让菩提心日日增上,是修学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的学处。

这样的法如果只是理解,也很难改变我们根深蒂固的习气,所以必须长时间一再地观修练习。尤其念十万遍发心时,最好能把“发殊胜菩提心”的内容看一遍,观修时一定要把众生放在首位。

菩提心观修的基础,首先需要修四无量心。因为没有依靠四无量来修心,就断不了自私自利的心念和行为。在世俗中,不论是位高权重的人或市井百姓,凡是自私自利的人,最终都会伤害自己和他人。而从佛法而言,只追求自己解脱的声闻缘觉,无法获得菩萨的功德,更不会得到佛陀的一切功德,根源就是这个私心在作怪。

四无量心与四梵住有一定的差别。修慈、悲、喜、舍四种心,是转生到色界梵天之因,所以称慈、悲、喜、舍为“四梵住”,意思是指四种能住于色界的因。而修行与实践这四种心,称为四梵行。但转生天界的四梵住,并不是无量心。不称为无量的原因,是因为这样的慈、悲、喜、舍,既没有以出离心摄持,也没有以菩提心摄持,更没有以证悟无我的空性智慧摄持。

而之所以称为四无量心,是因为这四种心的所缘、能缘、果位都是无量的:

1.所缘无量:所缘对境,是六道一切众生,众生数量无尽。

2.能缘无量:能修的心无限广大,没有偏执局限。

3.果位无量:修四无量心,以福德和智慧两种资粮为主的无量功德,都能够在自己内心聚集,善根也没有局限,最终成就遍知一切的佛果。

比如,母亲一心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快乐幸福,心力和范围是有限的。但这种意乐如果进入到遍知之道上,就是四无量。菩萨道位时的三十七菩提法中,居于首位的就是四无量,获得果位时,就是佛陀的四无量。

经由反复观修四无量心,而且串习的力量非常强大,就会引发世俗和胜义两种菩提心,将来就会证得佛果。所以,修菩提心时,最好能先修四无量心。反复地观修四无量心,是决定能否生起真正菩提心的基础,因为没有慈、悲、喜、舍的观修来对治我们的自私自利,真正的菩提心是很难在心中被理解其真实的意义和受用所在的。

愿诸众生得解脱,圆满无上大菩提。

登录 个人
中心
退出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