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心要素,向内观修 不紧不慢,松弛有度

积资净障 宁玛昌列寺 发布于 2023年10月24日 星期二 13:14

禅定的关键在于以不放逸、正知和正念摄受自心,其目的是让心不会向外散乱,进而专注于所缘的对境。如《入菩萨行论》说“紧系念法柱,已拴未失否”,意思是说,要用正念的绳索将心念拴在正法上。正知是用来察看心,如果心已经散乱,就需要向内返观,安住在禅修的对境上。

为了放下内外的束缚,远离散乱嘈杂的环境非常重要。我们可以找一个安静的地方,让身心安顿下来,放下向外攀缘的心念,练习禅修,渐渐地,就能让一切清明觉性自然涌现。

练习禅修时,对于心的摄受,松紧要适度:太用力会昏沉而睡着,太放松会让安住的境界消失,杂念马上产生。就像我们之前说的室楼那尊者,他起初学习禅修,怎样也无法入定。佛陀问他:“弹琴时,弦要拴得很紧还是很松,才会弹出好乐音?”他说:“要松紧恰到好处,才能发出美妙的声音。”佛陀说:“禅修就是要这样!”因此,心识不松也不紧,才能静下心来,进入禅定。

禅定的本体就是不散乱。禅定方法又分为两种:一是有所缘(有相)的禅定;二是无所缘(无相)的禅定。

1.有所缘的禅定:心专注在所缘的对象而不散乱。例如,观修慈悲时,慈悲即是所缘的对境,同时依止正知正念和不放逸。

要做到不放逸,就是不追随过去的念头,不迎接未来的念头,也不执着当下的念头。虽然眼识、耳识等六识都可以清楚感知,眼看得到色相,耳听得到声音等,但不追随、不迎接、不执着,根据自己的状况,把心调整在松紧适宜的基础上,不造作而安住。例如,修持慈悲时,心里只有对众生的慈悲,保持在慈悲心的状态。或是找一个目标,比如前面放一尊佛像,或白纸上画个黄色圆圈等等,把散乱的心念集中到目标上,学会收摄心念;然后,再慢慢将目标淡化,意识不再执着下去;最后,将这个方法也放下,安住在无念头分别的状态。

2.无所缘禅定:没有修慈心等特定对象,而是心没有任何造作,自然放松安住,但是不离正知正念,六识皆清清楚楚。

于寂静处精进禅修,“寂静处”是指过去诸佛菩萨和高僧大德获得禅定的地方。密勒日巴尊者说:“无人山谷岩洞中,恒生出离厌患心,上师实为三世佛,坚定信心永不退。”

为什么佛教徒常去朝圣呢?因为那些地方是佛菩萨或高僧大德所住的圣地,没有世间尘嚣的污染,悠然寂静。此外,我们去朝拜时,体会他们当时的苦行和精进,向往并追随他们的行谊,就能受到加持力的熏陶,不用刻意也能让贪、嗔等烦恼淡化。

佛陀曾在《月灯经》说:“在深山清净处,一切行为将成为善行。”因为在寂静处,你的念头、言行没有外缘诱惑影响,在纯净的当下,即使没有刻意精进行善,可是厌离心、出离心、慈心、悲心等会自然生起,所作所为也自然成为善法。

在西藏和尼泊尔交界的喜马拉雅山,山上有很多修行者的闭关房,光是上山,走路就要三天。山上都是森林,里面有老虎、金丝猴、大熊等很多野兽。喇嘛们去那里闭关时,要自己伐木盖关房。因为海拔太高了,长年都是云雾笼罩,一年只有两三个月云雾会少一点。在这样的环境里,不好的念头难以生起,杂念会自然平息,利于安静专注于修行。

佛陀讲过,为了修行而朝向关房踏出一步,功德非常大,没有任何功德可以比得上。《月灯经》中说:“当你为了修行,朝着寂静处的方向,走出七步的功德,会胜过在恒河沙数劫的时间里,供养十方诸佛的功德。”

但是到深山静处修行,一般在家人不太可能做到,所以我们也可以尽自己的能力条件,在生活中安排适合禅修的环境,重点在于远离身外、内心的干扰,让心能沉淀下来。如此一来,则容易用佛法的所闻、所思、所修帮助我们生起信心、出离心、菩提心等功德,禅定功德也会自然增长。用上面所说的方式修禅定,当我们自己的心越来越安定,这时才开始有禅定——凡夫行禅定、义分别禅定、无分别胜义禅定的境界分别。

愿诸众生得解脱,圆满无上大菩提。

登录 个人
中心
退出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