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性智慧如何增长圆满?

积资净障 宁玛昌列寺 发布于 2023年07月27日 星期四 11:35

想要能对于空性的理解,从较为圆满的智慧层面去认知,需要深刻领会如下四个方面:

一、警惕“常边”“断边”之危崖

增长智慧以达遍知一切的过程中,第一步是理解:所有一切有为法皆为空性,也就是破万物实有的“常边”,这也是最难的一环。我们要知道,从破“执着‘有’的常边”而落入“执着‘无’的断边”,也不是究竟的空性,所以还要破“执着‘无’的断边”。

究竟的空正见,是超越“有”“无”“有无皆是”“有无皆不是”,或是说超越“存在”“不存在”“不存在的存在”“不存在的不存在”这四边。这是超越语言、思维所能表达的境界,以这样的方式理解空性,称为“破四边,入中道”。

而金刚乘在以中观破四边而证悟空性后,不只停留在“空”的境界,而是“明”“空”无别。“明”是将“空”以游戏虚幻的方式,安立在一切显相之上。

二、三世诸佛之母——般若

世尊之子罗睺罗说:“无言语、思惟,般若度;无生、无灭,如虚空之本质;各各自证智慧之所行,顶礼三世诸佛母。”

对尚未证悟空性的人来说,所谓的“中观”,在世俗谛上要以如梦如幻、没有实体的方式来理解;但是在胜义谛上,它超越言语、思维所能表达,虽然没有生灭,但却是在以智慧破除执着后,而可以各自证悟的道理,这就是“三世诸佛之母”的“般若”。

三、空性智慧增长圆满的过程

刚开始还未能真实理解空性时,我们可以学习如梦如幻地看待一切现象,慢慢地就能理解“所有一切有为之法并没有任何实体存在”的理论,对空性的理解也会逐渐增长。

随着修行越来越精进,于入定时能够理解这样的道理,在出定后也能持续以此调伏自心。换句话说,在思维上理解空性的道理之后,还能在实修上不断增长对空性的认知与了解,我们的执着就会不断减少。

从资粮道到加行道,将对空性的理解程度慢慢增长,经过加行道“暖、顶、忍、世第一等”四个阶段,由模糊逐渐清晰,到了初地菩萨时,证悟了空性,就如同看到了初一的月亮。

初一、十五的月亮都是月亮,只是初一的月亮比起满月时的月亮小了一点,亮光不够,照破黑暗的能力没有满月那么强;但是随着黑暗的部分慢慢消失,皓月逐渐圆满,越来越明亮。

一样的道理,初地以上的菩萨,当进入法性禅定的当下,各地之间没有差别;但是从三摩地出来后的后得位,面对世俗的色、声、香、味、触一切外在的境像时,是否能继续安住在空性的境界中,这是主要的差别。

最后,我们的心安住于空性的时间越来越长,直到有一天,不论是入定或是出定,对所有一切有为法的认知,都能够停留在法性的境界,观一切都自在的时候,就是佛。

四、悲智一如与因果取舍

佛觉悟了法性,但对于空的境界,不会只住于空的觉受上,还有色身存在。也就是说,佛除了自利的法身之外,利他的报身和化身也以游戏的方式同时自在显现。

为什么会有这些显现呢?这都是为了调伏、利益没有理解究竟法性的众生啊!因为慈悲他们,所以佛陀将胜义以世俗的显现来度化众生。

比如,伟大的释迦牟尼佛为利益广大的有情众生,应化示现于世间,他是具足遍知一切之智慧和广大慈悲的佛。我们要增长慈悲与智慧就必须要学他。

对于实修行者而言,决不能曲解“万法唯心造,一切皆为空”,认为善恶本无存,而轻视因果,放纵身心。虽然在胜义的本智空性中没有因果可言,但还是凡夫俗子的我们,被“贪、嗔、痴、慢、疑”等五毒烦恼包围侵害,仍然会显现一切事物,因果当然也会显现。

伟大的莲师曾告诉弟子:“是故见比虚空高,取舍因果较粉细。”无论有多高的实相见解,在身口意上,必须极善护之,谨慎入微。一切恶,哪怕一点小小的恶,都不要去造作;一切善,哪怕一点小小的善,都要想方设法去行持。

有人曾问帕单巴仁波切:“如果一个人已经证悟了空性,他造作了恶业,是有害还是无害呢?” 帕单巴仁波切回答道:“真正证悟空性之人,是不会造罪业的,因为证悟空性和生起大悲心是同时存在的。”

因此,所谓的修持正法、取舍因果极其重要,见解和行为要同步一致,绝不能口是心非,愿行不一,如果是这样,就会悖离正法之途!

愿诸众生得解脱,圆满无上大菩提。

登录 个人
中心
退出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