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众生勤修慈悲菩提心, 为众生累积福慧二资粮; 将善根回向众生早离苦, 却了知一切自性空如幻。
喀拉共琼格西说:“虽然受持了从皈依到密乘之间的所有戒律,但如果没有舍弃世间法,也没有利益;虽然经常为人讲经说法,但是没有息灭傲慢心,也没有利益;虽然精进向上,但是没有将皈依甚深意放在心中,也没有利益;虽然日以继夜,非常努力修法行善,但是没有以菩提心摄持,也没有利益。”
没有打好皈依和发心的基础,虽然表面上做广泛的闻思修行,都像在冬天结冰的湖面上盖大楼,大楼一定会倒塌。所以,不要认为皈依、发心是初学者才要修的功课,要知道它们是所有佛法的根本,是一切成就的来源,所有法门的前行、正行和结行,都可以圆满包括在皈依、发心之中。不论贤劣高低,所有修行人都要注重皈依和发心,这是很重要的关键。
菩提心也是判断道相真假的标准。在修行过程中,如果表面上出现功德瑞相时,比如神通或面见本尊等,而自己的大悲心和菩提心也因此增长,那这些现象就是真正的功德;如果大悲心和菩提心反而逐渐减退,那这些现象就是魔障或邪道,为魔所持了。用这样清净的见解来闻思修,就足以让我们成就。
对修行人来说,就算修到有神通,可以像鸟在天空中飞,像老鼠一样钻到地底下;或有宿命通,知道过去世和未来世;有他心通,知道他人的心念;或在石头留下手印、脚印等等神通力,想要检视这些是不是真正的功德,菩提心是最关键的标准。
要知道,如果具备菩提心,为了利益众生而拥有神通力,那是很好的。但只是追求神通,忘失了虔诚心和菩提心,即使暂时受到供养和信奉,最后也会被心魔所摧毁,终究会毁掉自己。反而是那些也许没有大功德,但具有菩提心的人,才能帮助有缘人。以我们现在的能力,很难判断别人有没有菩提心,但自己如果不具菩提心,就要想方设法让它生起。
因此,我们必须以慈悲和菩提心为根本,不脱离闻思修。如果没有以闻思来断除疑惑,就无法如实修行。而闻思之后,也不能停留在文字理论上,一定要踏实去修行,闻思修同时兼顾,是很重要的。
以前有三位格西问阿底峡尊者,有关因明的问题。
尊者当然通达因明,但是他说:“关于因明,外道和内道都有许多宗派见解,但其中的道理,全是以分别念所串连,学这么多分别念没有多大必要。人生短暂无常,应该要归纳修行的精华而修。”
尊者这样说,重点是在强调修行,并不是反对因明。因明,是断除邪见的利器。但从修行的角度来看,以因明逻辑来辩论或思考,在词句上必须做很多分别,如果不去实修,甚至大半辈子都在辩论,意义不大。
格西又问:“那如何归纳修行的精华呢?”
尊者说:“对等同虚空的众生,修菩提心和大悲心,为他们努力累积智慧和福德资粮,将此善根功德,回向给所有众生,希望共证圆满菩提。还要明白这一切的自性都是空性,一切显现都是如梦如幻。”
在此,尊者点出了四个诀窍:对众生修慈悲、菩提心;为了众生累积福慧二种资粮;将善根回向众生,愿与众生一同成佛;这样修行的同时,了知这一切的自性为空,如梦如幻。
上师们将佛法要义传授下来,就是所谓诀窍的传授。这四点就是尊者的诀窍,是修行的精华要义。如果我们不知道归纳精华要义而修,则表面上虽然懂得很多,修了很久,也不会有多大的成就。
愿诸众生得解脱,圆满无上大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