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拥有欢喜,应对各种人事物才不会觉得很辛苦
3.喜无量心
喜无量心,是希望所有众生永远不离无苦之乐。喜,是欢喜之意。喜无量心的重点,就是对众生的快乐和快乐之因,都发自内心随喜,这样就不会有嫉妒心了。
嫉妒心,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习气,仿佛遍满全身,不知不觉就会出现。过度的比较和竞争会带来痛苦,因为除了自己要非常努力,也会一直盯着他人的表现。对于别人超越自己的部分,不论是财富、脸蛋、权力、健康、能力等等,即使口才比自己好一点,我们都会嫉妒,心里就会不舒服。
还有人会为了别人做的财布施比他多或自己做的太少,产生嫉妒心。但是做功德时,面子有什么用呢?连这也要嫉妒?既然你做不到,就真心随喜别人,不但可以得到同等功德,大家都欢喜,这多好啊!
我们发了菩提心,承诺要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要让他们成佛,现在不用你帮忙,别人就可以过上好日子,还有能力行善,你应该更高兴才对,为什么要嫉妒呢?连成佛这么大的功德都希望他们得到了,那他们得到财富、地位、能力等等的世间小福报,为什么不替他们高兴呢?所以,任何时候都要检讨自心,对于别人的善行,哪怕只捐了一两元,都要真心随喜,而不是嫉妒。
调伏嫉妒最好的方式,就是随喜。但这种欢喜必须发自内心才是真随喜。如果有口无心,或是为了面子而敷衍一下,心里其实不舒服,不高兴,就不是真随喜了。此外,光是口中说“随喜”别人,但有能力做的却不愿去做,这也不行。只要对他人有利的事情,不但要随喜别人做的,自己也要欢喜尽力去做。
若能将所有众生当成儿女,那他们有任何成就或快乐,我们不但不嫉妒,还会很开心,很自豪。藏族有句俗话:“乌鸦喜欢儿女长得黑”。父母看儿女都很顺眼,不论儿女做什么,都会看成是聪明的、有能力的,即使讲话尖酸刻薄,也认为是口才好。
平常我们遇到各种人事物,应对起来很辛苦,是因为心中没有欢喜,是有分别心的。有了欢喜心,就没有那么大的烦恼了。众生做了善行,我们欢喜;做了恶行,就悲悯他们。这样,欢喜心会越来越增长,永不退失,直到成佛为止。
修持喜无量心,能获得成所作智,成就化身佛,以此幻化出各种化身,不用刻意勤作,就能利益众生。
愿诸众生得解脱,圆满无上大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