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望之见的意义远大于希望之幻

带着正信播种福田 宁玛昌列寺 发布于 2022年02月20日 星期日 09:56

对于佛法的修行过程中,从无数次地探讨成苦之因及无可撼动的轮回之苦的本质,以及举一反三地阐述各种可以切实剥离成苦之道的实践之法,从外围的层层围绕去冗述,其实质性的根本及问题所在,还在于彻底地粉碎及瓦解以“我”的角度去二元分别,及分别之后所建立的有如“空中楼阁”般的希望。

但是,在最初的过程中,给予一定的希望是有必要的。这个相对性的希望的认可,可以理解为一种给予我们大家面对轮回之苦感到失望至极的暂时信心。在这个建立希望的过程中,我们说轮回之苦是可以被解脱的,而且我们都有这个能力去一步步地依靠实践进而见证,那么涅槃或是成佛的目标就被既定了。这就是渡河到彼岸,需要有切实渡河的工具,及切实的彼岸一样,这样才能成立从此岸到彼岸的说法。

慢慢地,我们发现,在大家遵循一系列的修行之法之后,看似理解了很多的离苦之理,也花时间和经历去遵循了可行之道,突然,严重的问题出现了。未修行之前所面对的问题,在修行之后可能容易被解决或是从内心中去降服;但是,修行越久,所谓修行者的“职业病”又出现了。这种自满的修行姿态,出现得比未了解佛法修行之道前的世俗心还要夸张。

问题在哪里?就在于我们在所有的过程中,把佛法建立给我们的暂时希望,当成了一种征服某种困难之后可以自傲的“荣誉认证”。以为自己有了资历,以为自己有了境界,以为自己有了数量累积的资本,以为自己圆满了很多殊胜的“灌顶”,以为自己有非常多殊胜的缘分可以亲近很多著名的高僧大德等等,这般的以为下去,那么抱歉地说,大家真的不太理解佛法到底是什么!

佛法真正让大家离苦的根本,在于彻底地分解任何二元分别的概念。当我们心目中有所树立一个概念时,佛法的教授会从这个所立面,去破除它的任何成立的可能性。破和立,就是给予希望再摧毁希望,失望至极又给予希望,这样地来回翻转。

就像我们还是凡夫心时,被无尽的痛苦和烦恼习气所困扰,那么佛法的角度,在我们对于凡夫心的失望之时,建立一个可以成佛之心的允诺,于是我们看见了希望,慢慢去探索,慢慢去履行;但是到了某种程度上,我们开始为似乎已经脱离凡夫心而自满和等级划分时,佛法告诉我们,众生皆有佛性。这就是破除我们可能树立傲慢姿态的时候。

接着,我们可能又会感觉,修行之道遥不可及,想要中途放弃时,那么新的鼓励和希望又来了。于是,我们又了解到,菩萨成就的不同层级和成佛境界的描述,接着我们又开始建立了新的希望,慢慢地又出现了阶段性的傲慢,之后佛法又会给我们再一次破除内心有所立、有所成的过程,于是这样反复地磨合、反复地切磋。

在修行之路上,带着希望前行是有必要的,但是把希望当目标,从而演变成放大了本来需要渐渐瓦解的自我执着,以此所生的傲慢之心时,那所有的努力过程仍是建立在不想失望的对立面上,这依然是分别心的作用。真正的离苦,真正的无有烦恼,是彻底地瓦解二元分别。因为只要有分别念,都是建立在“我”的角度。只要有因“我”而生的执着,因“我”而产生的循环分别,那么我们仍然会感觉“步履艰辛”。

所以,很多时候带着失望之见的好处是:并不会让我们把所有的动机都建立在希望之幻上,那么,总是要有所想、有所成、有所希望的傲慢倾向也不会被更为放大化,失望之见也会让我们在心有所立时,可以接受也会有所破的变通意义。

佛法修行的一切根本,从究竟上是无任何所立和所破的。因为一切的能立和所立,都不是究竟的佛法意义所表达。当然,“理应顿悟,事需渐修”,所以,见地的树立也仍需和切实的修行相辅相成而并行。

愿诸众生得解脱,圆满无上大菩提。

登录 个人
中心
退出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