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菩萨圣诞 | 除我心昧礼文殊
「昌列寺•文殊菩萨像」
文殊菩萨礼赞文
頂礼上师及怙主文殊菩萨
妙慧遣除二障云,清淨极明如日光
如实见尽一切义,故持经函于心间
任谁堕入轮回狱,无明暗钝苦所逼
悲悯众生如独子,语具六十妙法音
如雷震醒烦恼眠,解脫业力链锁缚
消除无明众苦苗,皆斩尽故持慧剑
本净究竟证十地,功德圆成佛首子
百十二相好庄严,除我心昧礼文殊
文殊菩萨心咒
ōng ā rā bā zā nà dì
嗡 阿 ra 巴 紮 那 帝
「五台山殊像寺•文殊像」
汉农历四月初四,是佛教智慧第一的文殊菩萨的诞辰日。文殊菩萨,音译文殊师利或曼殊室利,意译为“妙吉祥”。为中国佛教四大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音菩萨、地藏菩萨)之一。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他们合称为“华严三圣”。文殊菩萨智慧、辩才第一,为众菩萨之首,被称为“大智文殊菩萨”。
「唐代绢画•文殊菩萨」
在《华严经入法界品》中,弥勒菩萨对善财说:“文殊大愿,非余无量百千亿那由他菩萨之所能有。其行广大,其愿无边,出生一切菩萨功德,无有休息。常为无量诸佛之母,常为无量菩萨之师,教化成就一切众生,名称普闻十方世界。”在大乘佛教里,文殊菩萨是诸菩萨上首,常与普贤菩萨侍佛左右,所有的佛弟子,都把文殊菩萨当成智慧的化身,如说般若为诸佛之母,文殊菩萨为七佛之师。
「唐卡•文殊菩萨」
常见的文殊菩萨像,顶有五髻,表示五智无上无得之相。五智:法界体性智,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左手执莲花,花中安放《般若经》,表般若一尘不染,如大火聚,四面不可触,触之即烧。右手执智慧剑,能斩断一切无明愚痴、烦恼魔障。文殊菩萨或坐莲花台,表清净无染,或乘狮子坐骑,表威猛大庄严,或驾乘金色孔雀,喻飞扬自在。
「五台山•文殊菩萨圣像」
文殊菩萨作为佛教里大智慧的象征,经常以他广大无边的慈悲智慧,出现在人们面前,利益无量的众生,特别是实修的大成就者们,自古以来,不管是在印度也好,在西藏、在内地,几乎所有的大成就者,当他在讲经说法上遇到一些困难,或者对佛法深奥的含义不能领悟得非常清楚的时候,都会向文殊菩萨虔诚祈祷。我们有个祈祷辞里会表达这样的含义:“伟大的文殊菩萨啊!当我有疑难希望能够问您一些问题的时候,愿您能够毫不犹豫地出现在我面前,为我答疑解惑!”这样强烈地祈请文殊菩萨,希望能够得到他的慈悲加持与指引。
「19世纪唐卡•文殊菩萨净土」
文殊菩萨是诸佛菩萨智慧的总集。持诵文殊心咒,修得大智慧、罪障消灭、获无尽辩才、所求世间、出世间事悉得成就,离诸苦恼,五无间等一切罪障永尽无余,证悟一切诸三昧门,获大闻持,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有能受持此陀罗尼者,即入如来一切法平等,一切文字亦皆平等,速得成就摩诃般若。才诵一遍,如持一切八万四千修多罗藏。若能一心独处闲静,梵书五字轮坛,依法念诵满一月已,文殊菩萨即现其身,或于空中演说法要。是时行者得宿命智,辩才无碍,神足自在,胜愿成就,福智具足,速能皆证如来法身。但心信受,经十六生,决成正觉。
「唐代•千手千钵文殊菩萨圣像」
「敦煌•文殊菩萨像」
家长们都希望孩子能取得好成绩,可以让孩子多念文殊心咒,因为文殊心咒是开智慧的。如果有时间,还可以念念《心经》、《文殊菩萨真实名经》等等,都非常好,但是太长的经文一般小朋友是不愿意念的,持咒就可以。有很多长期专注教育的人,发现文殊心咒真的可以开启智慧,而不是智商。智商高低基本上前世就定了,文殊心咒可以开智慧。开智慧的意思,就是让这个人可以变得更宏观,当他遇到问题时,知道如何解决、处理问题,会有很特殊的智慧生出来,这真可以说是受用终生的。
回向文
所修功德成遍知,调伏罪业众敌怨。
生老病死波涛海,愿诸有情得解脱。
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
愿诸众生得解脱,圆满无上大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