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愿众生永离苦——悲无量心

修行的发心 宁玛昌列寺 发布于 2016年01月01日 星期五 09:20

一、人溺己溺

大慈,是希望每个众生都能得到快乐、平安等人天福报,乃至成佛,即“愿一切众生具足乐及乐因”;大悲则是“愿一切众生永离苦及苦因”。

《战国·孟子·离娄下》中有这样一句话,“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 把别人挨饿看作自己挨饿,把别人被淹没看作自己被淹没,设身处地,急他人所急,替他人着想,这种人溺己溺之心,是佛子要学习的。

二、众生皆是悲心的对境

六道一切众生,无不在轮回的痛苦中苦苦挣扎,我们了解到这一点,作为佛子决不能无动于衷。要将一切众生正遭受的苦,视为悲心生起的对境。因为深知一切众生都要经历生老病死的痛苦,而他们的很多感受是现在的我们无法体会与表达的,从而希望众生永远不要受苦,并能播下不受苦的善因,不去造作恶业,不去播下恶的种子。

真正的感同身受,不能只用嘴巴说:“众生现在的痛苦,我也感同身受”,而是要用心去理解他们真正的痛苦,站在其他生命的立场上来思考问题。至少不要去怀疑他众的诉求,而要认同“他有自己的苦衷”,不要肆意去批判他众的言行,而要从其他生命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所有怀疑和批判的过程,都是在收集负面念头,对他众没有好处,对自己也毫无益处。有悲心的人,不会带着负面的身口意去面对他人。

三、站在他人的立场上

我曾和一位很好的美国朋友,在印度讨论过一件事。有个约十二、三岁的小朋友在餐厅打工,母亲是个乞丐。这位朋友认为,这是东方人在剥削童工。我半开玩笑地对他说:“换成是我,如果有食物吃,我会先选择被剥削,基本的温饱得到解决才是最重要的,因为这是维持生命的来源。”他比较坚持自己的看法,我接着说:“如果你现在出钱让他去读书,而且负担他成长的所有费用,我可以认同你的讲法。否则表面上看起来你说的话是为孩子好,也许你自认为这很慈悲,但我想对这个孩子而言,他会认为你的讲法实在不合逻辑,因为对他来说,目前最需要的是食物,以及那一点点钱。”

对待一件事用不同角度去衡量,会有不同的观点。有能力养活自己,身上拥有钱财的人,会觉得这些父母怎么能这样对待子女?但其实对这些父母而言,小孩在餐厅打工,起码能解决他的饮食问题,而且还可以得到一些零用钱。如果一味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批评小孩或他的母亲,甚至抗议餐厅老板剥削童工,让孩子失去生存的来源,陷入饥饿等痛苦中,这能算是行善吗?

每个人对快乐的定义不一样,有人认为快乐就是挣更多钱,假期多,可以到处游山玩水;但对三餐不继的人来说,当他们的下一餐有着落时,那种快乐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

悲无量心,是希望每个众生都能脱离他正在遭遇的痛苦,并永远不再受苦。这要从站在他人立场思考问题做起,否则仅通过表面看到的事,并不能体会他众的苦楚,以及他们所期望的快乐究竟是什么。把自己当成他众去思考问题,才能让悲心更进一步接触到众生。

四、亲人是众生,众生是亲人

很多人提到众生,就觉得离自己非常遥远,以至于在面对和自己关系不大的生命受苦时,言辞冷漠,麻木不仁。其实,我们的亲人就是众生的一份子,可以从身边的亲人开始发出悲心。如果是自己最亲爱的人正在受苦,我们就很容易真实的感同身受。而众生都曾做过我们的父母亲,众生都是我们的亲人,如此思维,慈悲之心便能自心中油然而生,也才会强烈而迫切地希望他们赶快从苦难中得到解脱。所以要告诉自己,众生就是亲人。

一开始,我们可以观想一些正遭受苦难、缺乏衣食,或受病痛折磨的众生,想像如果是自己最亲的人,甚至是自己,正陷于那样的处境中,该怎么办?如此角色替换,设身处地去感受别人痛苦,就会希望受苦的亲人或自己,能赶快从痛苦中得到解脱,并思维“为了他们的解脱,我能付出什么?能做什么?”要由衷地这样用心想,不能只是说说而已。

愿诸众生得解脱,圆满无上大菩提。

登录 个人
中心
退出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