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每座修法?

答疑解惑 宁玛昌列寺 发布于 2016年11月25日 星期五 13:52

修行人常会说“每座修法”,这包括前行、正行、结行。我们所说的打坐,就是什么都不想吗?每座修法到底都包括哪些主要内容?我们简单为大家介绍一下。

首先,是“前行的前行”阶段,是在入座之前,要做好房内外的一切事情,比如洗脸、打扫房间等,让自己能安住在一个清净的环境中,以免中断打坐观修。接着,入座观修,进入前行。

(一)前行:先调整身、语、意;我们造业的方式有三种:身体、嘴巴、心。要净化业障,当然也要从造业的地方开始清净。

1. 身的要点

入座之后,先将身心放松,稍加休息。然后以毗卢遮那七支坐,清净身体的业障。

2. 语的要点

以九节佛风排出九次垢气,清净气息不调,然后念诵语加持咒,清净语言上的业障(一般只需在每天的第一座修持)。

3. 意的要点

接着转变动机,要发菩提心及对上师祈祷,清净意业的障碍。

(1)发菩提心:入座观修时,必须排除恶心、没有任何目的之无记心、只求人天福报的世间善心、只求自己解脱等不良心态,而真实生起为了一切众生永离苦因及苦果,究竟证得佛果的菩提心。

(2)祈祷上师:在自己的头顶上,明观莲花坐垫上,端坐着根本上师。如果真实虔诚地相信上师就是佛,就观想上师的形象;如果对上师仍有凡俗的分别念,就观想是佛菩萨的形象,比如莲花生大师。

自己以“上师是佛”等五种了知,一心一意祈祷。五种了知是:

(1)了知上师即是佛;

(2)了知上师的一切所作所为都是佛陀的事业;

(3)了知对自己而言,上师的“恩德”比佛陀更大;

(4)了知上师是总集一切皈依处的总体;

(5)了知理解这些道理之后,如果能虔诚祈祷,不需依靠其他法门,就能生起证悟智慧。

自己满怀感恩戴德的敬信之心,祈祷上师:“上师您遍知!祈请您赐予加持,清净我修行中的一切障碍!让佛法融入我的心,让我修行圆满,最终获得无上证悟。”例如,正在修人身难得时,就祈祷“愿我像上师您一样,人身难得的境界在相续中生起”。

当一心一意祈祷上师,甚至热泪盈眶、汗毛竖立,这时自己的信心和心相续,会跟以前不一样。如果有所改变,就是上师的大悲和加持融入了自心。

祈祷完后,观想上师化光融入自身,自心与上师的智慧变成无二无别。处在这种状态中,不回忆过去,不计划未来、也不持续现在的分别念,能安住多久就安住多久。这样如理如法实修,自然能得到上师的密意和功德。之后,开始观修暇满难得等教法。

以上是入座的前行,必须具备身要、语要和意要。

(二)正行

从头念仪轨,直到当天要专修的内容,如观修人身难得、寿命无常等等开始专修。正行的观修,应该以观察修和安住修轮番交替而修,并祈祷上师,这是实修的窍诀:

1. 观察修

按照仪轨去思维法义,这是观察修。比如,在观修暇满难得时,次第思维地狱、饿鬼等八无暇的处所和痛苦,或思维如果自己投生八无暇,有没有机会修法?如果父母投生在那里,该怎么办?这样观修,就会生起厌离心,也会生起断恶行善的意乐,这是观察修。

2. 安住修

在观察修一段时间后,内心出现疲惫时,无法再思维,这时就不再观察思维,而应该安住。在当下生起的觉受中,什么都不想,在没有任何执着和分别念中,安住片刻,可能是一两分钟或更长时间,直到念头再次生起,称为安住修。例如,观修无常时,观修一段时间,生起无常的感受后,就安住在那种感受中,什么都不想,直到念头又生起。

3. 祈祷上师

念头又生起时,可以再次祈祷上师加持,并化光融入自身,然后再次观察修。而观察又累了,再安住下来。像这样,观察修和安住修轮番交替而修,就称为打坐,也就是实修,可以替代正行无所缘。

所以,实修打坐,并不是没有任何思维。观察修,可以让我们对出离心等正见,生起稳固的定解;安住修,可以训练寂止,安住的时间越来越长,禅定也会越来越稳固。而祈祷上师,则能让上师的大悲加持融入自心,最终能证悟实相智慧。

(三)结行

念完剩余的仪轨后,要做功德回向。以这一座里观修的善根为主,将自己过去、现在、未来所做的一切善法、佛菩萨的无漏善根、众生的有漏善根,观想它们合而为一,为了一切众生永离苦因及苦果、获证圆满佛果而作回向。

下座前要反省一下,看看自己修的时候,有没有专心观修,心念是否散乱。如果觉得这一座修得很成功,生起慢心,就要断除我慢。如果心思涣散,不能好好观修,而感到失望,就要鼓励自己:我就是因为无始以来,一直迷惑至今,现在才需要修行。所以下定决心,下一座一定不要散乱。

愿诸众生得解脱,圆满无上大菩提。

登录 个人
中心
退出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