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西方心灵的禅学(四)

荣格 宁玛昌列寺 发布于 2018年05月28日 星期一 17:57

在基督教国度里,“悟”相当于一种宗教的蜕变经验。然而,这类的经验有各种不同的程度和类型,我们有必要指出哪些范畴和禅的经验最相应。那无疑就是神秘主义者的经验,它和其他类似经验的差别在于它的“听任自然”的属灵准备,“空去一切形象”。

它迥异于以训练和对于圣像的“想象”为基础的宗教经验,例如圣依纳爵(Ignatius)(注1)的“神操”。我会把后者的范畴归类于经由信仰和祷告的蜕变,在基督新教里,则是经由团契经验,因为它们有个很明确的前提,而且绝对不是“空”或“放下”。

神秘主义者常说的“神是一个无”,基本上和基督受难的默观、信仰以及团契的期待是不兼容的。

因此,“悟”和西方经验的模拟,就只限于少数基督教的神秘主义,他们为了彰显吊诡而说的话几近于异端,有的甚至逾越了异端的界线。正是这些性质,使得艾克哈特大师遭到教会的谴责。

如果佛教和我们的“教会“一样,那么禅宗也会是他们无法忍受的负担。其理由在于它极端个人化的方法,以及许多禅师们呵佛骂祖的偶像破坏的太度。(注2)由于”禅“蔚然成为一个宗派,在几个世纪里便形成某些集体形式,例如铃木大拙在《禅僧的修行》(The Training of the Zen Buddhist Monk)所说的,但是他们认为形式和内容都是外在的东西。除了各种生活方式以外,他们的主要修证方法应该就是“公案”了。公案是指禅师的吊诡的问题、说法和举止行为。

根据铃木大拙的描述,公案主要是以轶闻的形式记录禅师们的问题。师父问学生一些问题,让他们去习禅。

兹举一个经典的例子,有一僧问赵州禅师说:“狗子还有佛性也无?”师曰:“无。”铃木大拙说,这个“无”字意思就只是“唔”,俨然是小狗在回答这个问题。

乍看下,提出一个问题以作为习禅的对象,似乎对于结果已经有了预期或定见,因此体验的内容也有了限定,就像耶稣会的神操或瑜伽冥想一样,其内容限于老师指派的课题。

但是公案实在太多元、太多义,也太多机锋了,以至于任何老手都搞不清楚什么才是合宜的答案。再者,关于体验的描绘总是语焉不详,使得我们在公案和体验之间找不到任何无法辩驳的理性关系。

既然我们无从证明其逻辑推论,于是我们会假定公案其实无碍于任何修行的自由,而最终的结果也取决于师父的个人习性。修行者在修行里完全颠覆理性知识,使得意识处于完全没有预设的状态。于是,任何有意识的预设都尽可能地被排除了,但是不包括无意识的预设。

那就是习焉而不察的心理习性,它当然不是空性,也不是无预设。那习性是本性既有的因素,因此当它回答时(尤其是在开悟经验里),就是本性的回答,是本性直接说出它对意识的响应。(注3)学生的无意识本性对于老师或公案的响应,显然就是“开悟”。

我认为这个观点多少正确地把握了开悟的本质。而所谓的“见性”、“本来面目”以及存在的根源,经常是禅师最关心的主题(注4),更佐证了这个观点。

|注释|

1、圣依纳爵(Saint Ignatius of Loyola,1491-1556),耶稣会创立者。

2、“开悟是最内在的个人经验。”

沩山禅师对香严说:“我若说似汝,汝以后骂我去。我说底是我底,终不干汝事。”

大安禅师即造予百丈,礼而问曰:“学人欲求识佛,何者即是?”百丈禅师曰:“大似骑牛觅牛。”

有个禅师说:“证无所证,此即佛无他。”

3、禅的意识必须发展成熟。当它完全成熟时,我就会明白,禅的意识是经由开悟的形式窥见无意识。

4、禅的第四个规范即为“见性成佛”。

一僧问惠能说法,惠能说:“哪个是你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

有一部日本禅学作品说:“若欲觅佛,须是见性,性即是佛。”

一个开悟经验对禅师显示“原人”。

惠能说:“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朝上座本来面目。

愿诸众生得解脱,圆满无上大菩提。

登录 个人
中心
退出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