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伟大的灵魂导师
佛陀告诉我们,一个人最容易做到的是布施,然后才是约束自己的“持戒”。布施为什么最简单呢?不是说给钱才叫布施,你总要吃饭吧?吃饭的时候,你就是在给体内40万亿到60万亿细胞生命行布施。所以,你发心养好自己体内的细胞,也有功德。最简单的布施你会做了,接下来要懂得约束自己。有戒人安,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规矩就会一盘散沙、乱作一团;没有规矩,就会伤害别人,自己也会受伤害。
仅仅依靠国家的法律、法规,并不能确保无人造恶,所以社会上还有很多道德与规范约束。从古至今,有很多灵魂导师、精神领袖都在影响社会及人类的进步与发展。人的思想一定要得到约束,才会在行动上体现出平和之态。心理医生、写心灵鸡汤的畅销书作者,都可以影响很多人;但是,做过心理辅导,看过心灵鸡汤后依然感到痛苦的,却大有人在。为什么呢?因为没有触及到灵魂,所以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们的烦恼与痛苦。
回望2500多年前,公元前571年,老子出生于楚国苦县曲仁里(今河南鹿邑县)。约五年后,公元前565年,释迦牟尼佛出生于今尼泊尔。又过了约十五年,公元前551年,孔子出生于山东曲埠。后来,又诞生了基督耶稣及默罕默德等等灵魂导师。可以说,那个时代诞生的人类灵魂导师,基本都是无私者。虽然他们并非都如同佛陀一样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去无私利益六道一切如母有情众生,但相比凡夫俗子而言,他们的无私精神受人推崇与尊敬,影响至今。而在这些无私的灵魂导师之中,只有释迦牟尼佛生长在令人羡慕的生活环境里。
孔子,生活在春秋战国末期,那是一个“礼坏乐崩”的大动荡时期,他周游列国,无遇明主,常受冷落甚至遭人迫害。他先后经历了卫国、曹国、宋国、郑国、陈国等,并反复在这些国家之间周旋,即使年近半百,依然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耶稣身处的年代,正是犹太人在水深火热中挣扎的乱世,民族矛盾十分尖锐,他出身在低微的木匠之家,幼年时生活在下层社会,历尽艰辛。穆罕默德生活的时代,正值阿拉伯半岛政治、经济变革动荡的时期,他早年放牧、经商,生活颇为艰难。这些灵魂导师都胸怀着伟大的抱负与理想,且都有过怀才不遇的困顿时光,他们曾经最想得到的,释迦牟尼佛却从出生就拥有了:高贵的种姓身份、无尽的财富权力、受人爱戴,还有让人羡慕的家庭。
但是,当时的悉达多王子却放弃了这一切,革了自己的“富贵命”,放弃了皇位、家庭,放弃了荣华富贵,并把自己的生命,把自己获得觉悟的经验,无私、平等地奉献给一切众生。抢夺他人的财富与权力,不是真正的革命,佛陀的“革命”,从他完全无私奉献自己的身口意中,做出了完美的诠释。这个“革命”发展了2500多年,遍及世界各地,影响带动了一批批震撼人心的大成就者。他们没有通过打打杀杀证明自己,而是通过追随佛陀的脚步实修实证,通过无私付出,自利利他,找到了那个最好的自己,度过了最完美的人生,究竟离苦得乐。
伟大的佛陀告诉我们,要通过培养慈悲心达到无我的境界,人只要自私自利,就不可能做到完美;人只要自私自利,就不可能断除痛苦。没有一个永恒打不碎、破不了的“我”,依靠众生,依靠发菩提心的方式来破掉我们的自私,才能救自己。“愿我所修诸功德,为利众生而成佛”,这是我们佛弟子的口号,但同时更要看清我们的贪嗔痴嫉妒傲慢和疑心病等等负面情绪,去思考这些为我们及其他众生带来的伤害,坚定地告诉自己:“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这是我作为一个佛子,应该且必须做到的事情!”
愿诸众生得解脱,圆满无上大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