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彼岸的每一步,就是到达彼岸本身

铃木俊隆 宁玛昌列寺 发布于 2018年01月18日 星期四 17:00

哪怕你不了解这个“大我”与万物是“一”的道理,但在付出什么的时候,你的感觉总是很棒,因为这些时候你会感受到,你与你所给出的东西同一。这也是为什么施比受更让人快乐。

佛教用语中有所谓的“布施(注1)波罗蜜”。“波罗蜜”的意思是“渡”或“到彼岸去”。

我们的人生可以视为渡过一条河流,我们的人生目的是要努力到达彼岸——涅槃。

不过,人生真正的智慧在于知道我们走向彼岸的每一步,实际上都是到达彼岸本身。

这里一共有六种生活方式可以实践这种人生目的,“布施波罗蜜”就是其中的第一种,意味着以布施而渡;第二种是“持戒(注2)波罗蜜”,意味着以持戒而渡;第三种是“忍辱(注3)波罗蜜”,意味着以忍辱而渡;第四种是“精进(注4)波罗蜜”,意味着以精进而渡;第五种是“禅定(注5)波罗蜜”,意味着以禅定而渡;第六种是“智慧(注6)波罗蜜”,意味着以智慧而渡。

这六种“波罗蜜”事实上是同一种,只因为我们从六个不同的方面观察人生,所以把它们分成六种。

|注释|

布施:
六度之一。将自己所拥有的东西施舍给人。施舍的内容包括财物的施舍、佛法的施舍,以及给予安全感等等。

持戒:
受持戒法之意,与“破戒”相对称。也就是受持佛所制之戒而不触犯。

忍辱:
为佛教修行方法“六度“之一。指忍耐迫害、苦难、虚荣、自大及种种诱惑,使心安住在佛法中。

精进:
指在修善、断恶、去染、转净的修行过程中,持续不懈地努力。

禅定:
禅与定都是让心专注于某一个对象而达于不散乱的状态。“禅那“是指修行者高度地集中精神,努力对某种对象或主题去思维。”定“是指心住在一对象的境界之内。禅那是过程,定是结果,禅定依修习的层次可分为”四禅“和”八定“。

智慧:
指证悟一切现象之真实性的智力。

愿诸众生得解脱,圆满无上大菩提。

登录 个人
中心
退出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