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意识和习气

烦恼的转化 宁玛昌列寺 发布于 2022年03月28日 星期一 08:46

在很多方面,人们习惯固守着自己的认知,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和建议,一味地“钻牛角尖”,所以会反反复复犯错。这其实也是一种习气。那么习气是如何养成的呢?

人们常常提到“潜意识”,好像这个说法很高深莫测,因为谁也没有见过意识,更没见过“潜”下去的意识。

其实,潜意识不是平白无故产生的,是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的,是因由我们不断加强一些非常细微的行为、语言和思想习惯造就的,所以也可以称它为“习气”。

比如,你本来对一个人没有好恶之感,谈不上喜欢,也谈不上不喜欢。如果身边的人不停对你说这个人的坏话,说他多么坏,多么虚伪,做过哪些不好的事,在你的思想里,他的形象就会不断打折扣。

当有一天,你亲眼看到他身上有一些小缺点和小毛病的时候,即使是小小的瑕疵,你也会无限放大,认为“难怪之前别人这样说他,现在来看,的确如此”。等你习惯经常放大他的小瑕疵,他在你心目中的形象就怎么也高大不起来了。

是他真的一点点变坏了吗?是他有什么不对劲儿吗?这时候你要很清楚,现在心里不舒服的是你,而不是他。

“情人眼里出西施”也是一样的,如果你的阿赖耶识中曾不断强化这个恋人的优点,并无限放大,对方在你心目中就会变成最完美的爱人,你怎么看他都是最好的,外人可能并不觉得,因为外人对他没这个习气。

还有,比如对比较亲密的人,家人、朋友等等,“在乎者,多伤害”,你对他们执着的某些习气,可能会给你带来一次又一次的伤害。要知道,这其实是你自己造成的,你在心里有个习气,觉得他们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

可见,习气虽小,给我们带来的烦恼和痛苦却不可小觑。我们学佛,要将消除自己的习气作为一件重要的修行来看待,尽管这并不容易。

我们会经常教人往好的方面、良善的方面去想,先要把自己的思想引导向善,我们的言语和行为才能不断向善。

当你学会放大六道一切如母有情众生身上的优点,当你学会把别人好的方面放大来看,那时的你就会非常快乐。反过来,当你习惯放大别人的缺点时,你就总会感到烦恼与痛苦。

如果你心胸宽广,对方的美德就会多起来;如果你心胸狭窄,对方就会一无是处。如果你心胸宽广,自己就会积极快乐;如果你心胸狭窄,自己就会多愁善感,烦恼不断。

没有一个人会喜欢被痛苦包围,要获得快乐,就要找到“快乐之源”。学佛,我们会知道“苦、集、灭、道”四圣谛里,快乐之源和痛苦之源都在“集”里。

“眼、耳、鼻、舌、身”和“色、声、香、味、触”会相互产生持续的二元循环,谁在分析对错是非呢?就是“法”,是阿赖耶识在分析,他还把各种意识保存了下来,无论好坏照单全收,所以我们的意识里才会藏污纳垢,这也包括很多细小却不容易改的习气。因为所有的习气都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你不把它们清除出去,它们在轮回中就会不断发挥作用,变成玄乎其玄的“潜意识”。

很多人喜欢说:“我的潜意识告诉我……”,那么,要好好想想,这个“潜意识”到底是什么呢?

再举例,华人的文化当中,可能不太喜欢乌鸦,觉得不吉祥,这是祖辈传下来的说法;但在不丹,连国王的皇冠上都有乌鸦的图案,对他们来说乌鸦是非常重要的保护神玛哈嘎拉怙主的象征,是最吉祥的鸟。

可见,外境带来的群体习气也不容易改。种种分别心会越来越多,造成人们坚不易摧的“法我执”。我们的习气,受到内外双重影响,埋藏在自己的阿赖耶识里,随时蠢蠢欲动。

如果我们没有系统地闻思修佛法,就不会懂得剖析业力和习气的方法,也就没有消除业障、烦恼障、所知障和习气障的可能,“潜意识”就会永远虚无缥缈地影响着我们,而我们却对它毫无办法。

愿诸众生得解脱,圆满无上大菩提。

登录 个人
中心
退出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