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不是攀缘或取悦,而是完全地欣赏

铃木俊隆 宁玛昌列寺 发布于 2018年04月17日 星期二 17:04

“你接受念头,因为它已经在那里。对它,你无能为力。没有必要试着去摆脱。这不是对与错的问题,而是怎样坦白地、以一颗开放的心,接受你正在从事的活动。”

真正的专注不是只将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上。虽然我们说“先做一件事,再做下一件事”,它的真正含义其实很难解释。无须努力专注在任何事物上,我们已预备好专注于某些事物。

例如说,如果我的眼神固着于禅堂里的一个人,就不可能把注意力放在其他人身上。所以,当我坐禅的时候,我并不着力观照任何一人;那么,如果某人挪动了,我便可以制止他。

观世音菩萨是象征慈悲的菩萨,有时他被描绘为男相,同时他也显现女相。有时她具有救助众生的一千只手,但是,如果她只专注于一只手上面,另外的九百九十九只手就不会有什么作用了。

自古以来,修行的主要重点是拥有一颗清明、平静的心——不管你做什么事。即使你正津津有味地大啖某些食物,你的心应有足够的平静,去欣赏那准备菜肴的辛劳,以及制作杯盘、碗筷每一件器皿的努力。

以一颗宁静的心,我们能赏识每一道蔬菜的滋味,一个接着一个的。我们不添加太多的作料,所以能够享用每一蔬果的质地。那是我们如何烹煮食物、如何品尝它们的方法。

“认识”某一个人,是感受其人的风味——你从这个人身上所感觉到的是什么。每一个人都有他或她的独特风味,一种特殊的性格,于其中,许多的感觉呈显出来。

为了完整地欣赏这种性格或风味,须与其有良好的关系,然后我们能够真正地友善。“友善”的意思不是说攀缘于某人,或试着取悦他们,而是完全地欣赏他们。

为能赏识事物以及众人,我们的心必须是平静而清明的。所以我们修习坐禅或“只管打坐”,而没有任何要得到什么的念头。在此时,你是你自己,你“安置自己在自己之上”。

以此修持,我们有自由,但是,佛教中的禅所说的自由,和你所称的自由,或许并不一样。为了成就解脱,我们盘腿端坐,让你的眼睛和耳朵对一切事物开放。

这种“准备好”或开放的心态是重要的,因为我们可能倾向于极端,攀缘执着于某事,如此一来,将失去自己的宁静或如明镜映照万物般的心。

禅修是我们成就心的平静和清明之道,然而,我们却不能在身体上强迫自己,或制造出某种特别的心境来达到。

你也许以为有一颗如明镜映照万物的心,才是修禅;这没有错,但是若你修习坐禅的目的,是为了要“得到”那种如明镜般的心,那不是我们所指的修行,却变成了所谓“禅的技艺”。

“禅的技艺”和“真实的禅”不同之处在于——不须努力尝试,你已经拥有真实的禅;当你努力试着要做什么,你便失去它了。你是在一千只手中将注意力集中于一只手上,便失去了其他九百九十九只手。

那就是为什么我们说“只管打坐”的原因。这不是说要全然地停顿你的心,或完全地专注在出入息上,虽然那或许有所助益。在修数息的时候,你也许觉得无聊,因为对你而言这没什么意思,于是你失去了对真实修行的理解。

我们修习专注,让心跟随着我们的呼吸,以此,我们不至于卷入一些复杂的修持法门,企图要达成某事而失去自己。

在“禅的技艺”里,你奋力尝试要像一个技术高超的禅师,具有极大的力量,精良地修行:“喔,我希望就像他一样。我必得更努力才行。”“禅的技艺”注念于怎样画一条直线,或怎样控制你的心。

但是,禅,则是属于每一个人的,即使你无法画好一条直线。如果你能画一条直线,就画一条直线,那是禅。对一个孩童来说,那很自然,即使线条本身并不直,也是很美的。

因此,不论你是否喜欢盘腿的姿势,不论你认为是不是能够做到,如果你知道坐禅的真义,你就能够这么去做。

我们修行中最重要的事,就是遵循日课时间表,与大众共同修行。你也许说这是集体修行罢了,但其实不然。集体修行是大不相同的,是另一种技巧。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些年轻人由于受到日本军国主义的激励,对我念了这一段从《修证义》(注)辑录的语句:“明了生与死,是佛家修行的大事因缘。”

他们说:“即便我对佛经一无所知,我可以轻易地赴死于战场前线。”那是集体修行。被号角、枪炮、呼号之声所煽动着,很容易地就战死了。

那种修行也不是我们的修行。虽然我们与其他人共修,我们的目标是与山岳、河川,树木和岩石,与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宇宙的万物一起修行,而且在这大宇宙里找到自己。

当我们在这个大世界中修行,我们直觉地明白该走哪一条路径;当周遭环境给予你一个征兆,显示出你的道路,即使你不知道如何去遵循,也会朝正确的方向前行。

以我们的方式来修行是好的,但是你也许正用一种错误的观点来修持。如果你仍能了解到:“我有一些误解,但即使如此,我不能停止继续修行。”

就没有必要担忧。如果你张开自己真实的眼界,坦然接受卷入错误观点里修持的自己,那是真正的修持。

你接受念头,因为它已经在那里。对它,你无能为力。没有必要试着去排除。这不是对与错的问题,而是怎样坦白地、以一颗开放的心,接受你正在从事的活动。那是最重要的一点。

当你修习坐禅,你可接受那正在妄想的自己,不须从现有的影像里解脱。“喔,它们又来了”。如果禅堂里某人向这边摇动,“喔,他在挪动了”。

如果他停止动作,你的眼神还是保持不变,这便是当你的眼睛不专注在某一特别的对象物上所观照事物的方式。以此法,你的修行会包含每一件事,一物接着一物,而且不会失去心的平和宁静。

这种修行的范围没有尽头。把这法门当作是基础点,我们便有真正的自由。当你从好或坏、对或错来评定一己的价值,那是比较性的价值,你失去了自己的绝对价值。

当你们以无限的衡量度来评价自己,每一个人都将成为真正的自己。那已足够,即使你仍认为自己需要更好的测量尺度。若理解这一点,你会明白,什么是对人们,以及一切万物最真切的修行。

非常感谢各位。


|注释|

《修证义》,日音Shushogi,后人由道元禅师所撰之《正法眼藏》中浓缩编录而成,共分五章,是现代曹洞宗要典;然与《正法眼藏》原典稍有出入。

愿诸众生得解脱,圆满无上大菩提。

登录 个人
中心
退出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