忏悔之四种对治力

金刚萨埵法门 宁玛昌列寺 发布于 2018年10月13日 星期六 11:22

忏悔时,意念的专注非常重要,如果一边口念忏悔文,心却散乱地想其他事情;或是认为现在先忏悔,以后再造业也没有关系,这样的忏悔就没什么意义了。忏悔时,应具足四种对治力,才能彻底净化罪业:

 所依对治。忏悔时,所依靠的殊胜对境,就是所依对治,又分为外在所依和内在所依。所依对治力的关键,是坚定不移的信心。外在所依有很多,比如佛法僧三宝的象征———佛塔、佛经、佛像。还有忏悔的法门,像《三十五佛忏悔文》、《八十八佛忏悔文》,汉传佛教里还有修《慈悲三昧水忏》、《梁皇宝忏》等等。或是每天清晨刚露出曙光时,向虚空藏菩萨忏悔业障,这些都是忏悔时的所依对治。不论修哪一种忏悔法门,都要具备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这是内在所依。

而金刚萨埵法门的外在所依,是金刚萨埵佛;内在所依,是皈依和菩提心。忏悔时,在皈依发心之后,就以金刚萨埵作为皈依境。这就像走在暗夜的旷野中,有一个勇者和我们同行一样。只要心中有真正的所依,就有勇气战胜恐惧,包括已知或未知的恐怖。而且我们现在依赖的,不是凡夫,而是足以完全托付,已经究竟解脱、圆满成就的佛。

厌患对治,是对过去的不善之行,承认错误,生起强烈后悔和厌离之心。如果不承认自己所作所为是不正确的、恶劣的,不是很想改过,就不是真心忏悔,当然不能清净业障。所以,厌患对治力的关键,是后悔心。

一个人服了毒药,毒性发作时会疼痛难忍,一定会后悔吃了毒药。而我们以往所造的罪业,杀生、偷盗、妄语等,比毒药更厉害,果报更可怕。同样的,没有后悔心的忏悔,怎么忏悔都很难起作用,只会在恶业中越陷越深,无法自拔;必须要害怕因果,厌离一切恶行,业障才会清净。虽然有的罪业自己很清楚,有些罪业自己并不知道,但都要一起忏悔。

约束对治,是发誓从忏悔的即刻起,下决心彻底改过,对过去所做的恶行,纵使遇到生命危险,也绝不会再犯。所以,约束对治力的关键,是戒后心,就是戒除以后再犯之心。

当然,我们还不是菩萨,无法相信自己从今以后不会再造恶业。如果要求你今天忏悔全部罪业,不要再贪,不要再嗔,不要再嫉妒、傲慢,也许可以维持一、两天;可是要你保证从今天起,绝对不会再犯,可能吗?就像吸毒的人想戒毒,为了治病而克制自己,可以暂时不吸毒;但是当毒性发作得厉害时,要他绝不再犯,就很不容易了。

所以,忏悔时,要把握的是忏悔的当下,而不必去忧心未来。最重要的是发自内心深处,发誓绝对不再造作这些恶业。有了这样的决心,即使无法完全断除,至少会有一定的约束力。这样一点一滴去修,未来慢慢就不会再犯了。

现行对治,是约束恶行以后,尽力去做对治罪业的一切善行。比如,顶礼诸佛、随喜功德、普皆回向,修持愿行菩提心、安住实相等等善业。所以,现行对治力的关键,是对正法产生希求心。

听过的佛法,如果好好用心学习,深入理解,持之以恒,百分之百会对身心的安顿有帮助,更不用说对来世解脱的助益了,这是真实不虚的。

愿诸众生得解脱,圆满无上大菩提。

登录 个人
中心
退出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