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接受每一刻的方式,修行

铃木俊隆 宁玛昌列寺 发布于 2018年05月27日 星期日 15:45

“大地不一定都是一样的,有时是一根棍子,或者是一个石头,甚至可能是一片水。基础……的意思是指一切事物,并不是只意谓‘大地’而已。是说,修行我们之道,而不去重复同样的经验。”

当我们谈到实相,是去理解如何在坐禅和每天的生活中修习我们之道。道元禅师谈到实相的本质时,所使用的中文或日语是“恁么”(日音immo),意思是“如是”或“只此是”,也可以是一个问号:“这是什么?”

“恁么”也可以是“它”。在英语中我们说:“它很炎热。”这个“它”是同一个字,意义相同于当你说:“(它)现在是九点钟。”你用“它”来指称时间或气候,但不只是时间或气候,每件事物事实上都是“它”。

你知道的,“我们”也是“它”,但是我们不说“它”来取代“它”,我们说“他”或“她”,“我(的受格me)”或“我(的主格I)”,然而实际上我们意指“它”。

所以,如果每件事皆为“它”的话,它也同时是一个问号;当我说“它”,你不会知道我到底在说什么,于是你也许要问:“‘它’是什么?”

当我们谈论时间,“它”或许是用餐时间或讲座时间,我们不确定,因此“它”对每个人或许是个问号。你或许会问:“(它)现在是几点?”或“(它)现在是讲座的时间吗?”

以此之故,“它”或“恁么”,是某件明确的事,同时,也是个问号。这点是我们必须知道的。现在此刻“它”是热的,但“它”不见得一直很热;有时,“它”会是冷的。

当我们谈论时间,我们可以知道时间是持续不断的,同时也可以相当明确。当我们说“它”是八点半,我们指出了某一个时间,所以时间便中断了。然而时间的本质是持续不断的,所以那个字有两面意思:持续和中断。那便是实相的本质。

道元禅师谈修行,不是作为一件特别的事,而是一件持续不断的事,一件与一切事物混合的事情。他说:“如果你跌落在地上,就以大地为基,站起身来。”

你懂这意思吗?假如你跌落于地,你从那地点再度站起。他也说:“倘若你跌落在地上,以空无为基,站起身来。”若不去讨论为什么是如此,便不能够对我们的教法有完整的理解。

现实上,我们以大地为基,如此站立,但是道元禅师说我们不应如是。这是什么意思呢?如果你一直以为可以从大地上站起来,你不在乎跌倒,那么,你将相当轻易地跌倒。

你会有这种想法:“没有关系。如果我跌倒,我可以从地上站起来。”若我们用这类的偏颇见解,或以轻而易举的念头去修行,那是错误的修行。

这点是很重要的。这有如开悟。如果你依赖、仰仗开悟,你将像某个容易犯错、跌倒在地的人,要倚靠大地的帮忙。你明白吗?这是很细腻、精微的要点。

当然,我们必须从地上站起来,但是如果我们总是执着于大地的助力这一想法,将失去跌落地面的真实意义。换句话说,虽然我们犯错,我们不应该犯许多同样的错误而认为没有问题,只因为我们知道如何站起身来。

当我们谈到实相时,并不是这个意思。事情不会再次以相同的方式发生。大地不一定都是一样的,有时是一根棍子,或者是一颗石头,它甚至可能是一片水。

基础是“它”,你知道,“它”的意思是指一切事物,并不是只意谓“大地”而已。是说,修行我们之道,而不去重复同样的经验。

所以在我们的修行里,没有可倚赖的事。

但是就另一面来说,总有一些事物来供给你,一直是如此。根据情况,你会有一些协助帮助你修行我们之道。即使是双腿酸痛,也是种帮助。以你所有的疼痛,你修行道。这痛处,正是“它”。

“它”是每一件事,同时,“它”可以是某些确切的经验或特别的麻烦。“它”可能是昏沉;“它”也许是饥饿感;“它”或者是炎热的天气。

因此,炎热的气候或凉爽的好天、饥饿、蚊子,或腿上的酸痛,都可以是修行的支助,在这些觉受上,你能站起身来建立你的修行。所以不只是佛陀的教诲,每件事都能够作为我们的助力。

“恁么事”(日音immo-ji)指的是“事情”,而“恁么人”(immo-nin)指的是“某一个修习坐禅的人”。“某人在修习某事”——那是实相。

或者我们可以说:“某人正在做某事。”那么,“恁么”便中断了,有特定的存在,有其形式或颜色。但是,如道元禅师所说的,禅的修行是件持续不断的事,是与所有事物相混合的事。

若是如此,“某人修习坐禅”已包含了一切事物。一个人不能与这个世界分离。某一行动,若无整个世界作为背景,则不能存在;某一事件,亦不能与其他的事件分隔。

所以“某人”、“做”和“某事”,是同样的事,你知道的。假如他们是同一件事,我们便能够说“某事”,“某事”,“某事”。那是什么呢?那是完全的开悟,每一件事都以此方式发生。

因此,如果你执着于助力或开悟的想法,那已经是一个错误;你已经将自己与一切事物分开了。

有人或许会说:“喔,他研习曹洞禅,但是他否认开悟的经验。”这是不正确的说法。我们曹洞子弟不执着于任何事。我们拥有全副修行的自由、表达的自由。

我们的修行是真正本性或实相的活生生表现。所以对我们来说,不可能执着于任何事上。一刻接着一刻地,我们以新鲜的方式来修行。

我们的修行应该独立于过去的修行与未来的修行,不能够为了某些未来的成就,牺牲现在的修行。因为所有的佛陀以这样的方法证得开悟;未来的诸佛也将以这样的方式证得开悟。

“以这样的方式”是说,不依任何特定的方式——有时或许是曹洞之道,有时或许是临济之道。根据情况,也有可能是其他宗派的方式。

某人也许在看到一朵花或听到一个声响时证得开悟;另有某人或许在泡热水浴或上厕所的时候证得开悟。

富人和穷人皆以不同的途径得到证悟。所以实际上,既无曹洞之道,亦无临济之道。

我们以十分抽象的方式讨论修行,然而,真实的意义如下:不管是什么,我们都应安然接受。

一刻一刻地,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修习我们之道。没有其他的方式可证得开悟。

非常感谢各位。

愿诸众生得解脱,圆满无上大菩提。

登录 个人
中心
退出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