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业的隐逸处——阿赖耶识(也称藏识)
我们要明白对于实修忏悔的目地在于,清净多生累劫所带来的深厚的罪障和业力牵动自身习气所造作的过失。透过忏悔是为了让我们明净的本来面目透脱显露。
果报和业又是如何造就每个众生的今生轮回呢?我们常谈的五毒习气以及业力又是通过什么记忆储藏和表现出来的呢?这里我们就浅谈一下业的隐逸之所——阿赖耶识。
阿赖耶识又称为第八意识。我们知道,无始以来,每个众生所有的善恶的业力,不管是善业也好,恶业也好,都会不断囤积在这个称为第八识的阿赖耶识中。阿赖耶识像一面很明亮的镜子一般,我们贪、嗔、痴、慢、疑等烦恼习气,就像是来自各方不同的灰尘一样,厚厚的堆积在阿赖耶识这面镜子上一样,遮蔽它本来的明净,让我们看不见自己本来明亮清净的真实面目。
那我们如何擦拭这面镜子上的灰尘呢?如何才能清净深藏在阿赖耶识上这些业的污染呢?这就必须透过积累资粮和忏悔两种途径,才能慢慢净化。就好像我们照镜子时,镜子上面已经蒙了很多灰尘,看不清楚自己的脸,那我们就得慢慢将这么镜子擦拭干净,让影像(本来清净无污染的本来面目)从镜子中清晰的显现出来。忏悔的过程就是在擦拭阿赖耶识中烦恼习气这些尘埃,聚积资粮是让你有机会明白忏悔的道理和忏悔的目的,这些都是需要福报显现的。
《六祖坛经》里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这句虽不是直指本性,但是这种渐进式的用功,是修行不可缺少的。将这种客尘污染清净的方法之一,就是透过实修忏悔。
虽然我们说,众生本来是佛,可是目前大家这尊佛和真正的佛陀是有很大的差别的!为什么呢?因为作为众生的我们在阿赖耶识上,还有很多罪障和习气的污染。我们想要明心见性,和真正的佛陀之间缩短距离,就要理解心性的本体,一定要先将五毒(贪、嗔、痴、慢、疑)这些如灰尘般的烦恼净除,依照次第,逐步修行。作为一个在基础上修行的实修者来说,千万不可以把佛法空性的理解,加在现阶段的学习心态上,证悟空性固然重要,但是大家目前的修行连业力隐藏在阿赖耶识上的如灰尘般遮蔽的业障和烦恼习气都没有清净掉,那么无论我们做什么,一切善恶的果报还是会成熟在大家的身心上。所以,实修需要有正知见,实修更需要稳扎稳打的渐行来认识和清理业的隐逸——阿赖耶识上的灰尘。
愿诸众生得解脱,圆满无上大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