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妄的疯象”又在盲从起哄
轮回,在我们的整个生命历程中,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人们大部分时间,都在为继续轮回而“努力拼搏”,而不是想方设法能够脱离轮回苦海。所以,对一名修行人而言,现在要改一下思维了:要为了脱轮回,了脱生死,而努力修行!“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们现在遇到了,就要精进修持。伟大的释迦牟尼佛留下了浩瀚的佛经,透过经律论三藏,让我们修什么呢?修戒律、修定力、修智慧,透过修“戒定慧”,净化我们的“贪嗔痴”,让我们远离三恶道之苦,走上去净土彼岸、真正解脱的正途。
大家平常很少去观察自己的内心世界。人的心,其实就是一头狂妄的大象,或是一头疯了的野牛、脱缰的野马,我行我素,狂妄不已,不听使唤。我们平常总在讲五毒炽盛,贪、嗔、痴、嫉妒、傲慢、疑心病,甚至是一点善的念头等等,这一切都是心念在起浪。人们又控制不了它,尤其是因为欲望太多,根本无法控制自己的心,什么都想要得到,就像跌入了欲望的无底洞。
欲望,让人们受尽折磨。为了满足舌头的味觉,让鼻子能闻到好气味,让身体有好的觉受,粗糙也好,柔软也好,特别是为了眼睛所看到的东西,五颜六色的花花世界,别人拥有,而你没能拥有的一切:从外在的环境,到你所生存的城市,房子的大小,衣饰的贵重,脸蛋、头发,哪怕是眉毛、嘴唇、牙齿,哪有大家不在乎的东西呢?这一切都是“狂妄的心”在那里需求。它用从众的心态,跟着起哄!大众在起什么哄,它就跟着一块儿起哄!
而总有一些欲望更强的人,为了推销他们的产品,会想尽方法贴合大众的欲望,甚至妖言惑众来吸引大家。你们所谓的审美观、养生观等等,一再又一再地被改变,不是吗?所有这一切,都是你的心,这头狂妄的疯象,没能被控制的原因。
无论你多么富有,一晚上总不能睡在两张床上吧?无论你多么出名,外出的时候也不能把你所有的名牌包、名牌表同时挂在身上吧?你这样出去,恐怕人家会说你精神有问题。不停地买买买,是谁需要呢?是你的心——这头狂妄的疯象在需要,而不是你自己真实的需要。所以,一旦它的欲望无止境,你就会跟随着它折腾,为了得到它想要的东西,受尽折磨,一辈子都在为了它而奔波!到最后,你是谁,它是谁,根本都搞不清楚。隐藏在你身体里的意识,也就是人们白话讲的灵魂,你找不到、摸不着,可是它却折腾了你这一辈子,甚至很多人为了它,丢掉了自己的生命。
为了欲望丢了性命的人有多少?这种悲剧每天都在上演。为了贪婪,为了嗔恨,为了痴迷,为了嫉妒,为了傲慢,为了疑心等等,连曾经最珍爱、最舍不得的身体都可以去折磨。自杀的、被别人杀掉的、死里逃生的……人们在经历了千辛万苦之后,才发现这个灵魂,无比陌生,自己从没有发现过它在哪里,更不知道它是怎么一回事。人们没有观察,也懒得观察灵魂,只是喜欢观察自己的身体,观察自己的脸蛋,哪怕出现了一条小细纹,长了一点点斑,都会非常在乎。可是,人们却从不在乎自己皮囊里面那个自大狂:永远折腾、折磨自己的灵魂。佛教说的禅定,就是要通过这种方法,学会把自己的意识(灵魂)找回来。
禅定,是梵文“三摩地”的翻译,意思是心不散乱,不染烦恼,内心远离尘嚣,安住在清净境界中,也称为静虑。在“戒、定、慧”三学中,没有持戒,就没有禅定;没有禅定,就无法证悟般若智慧。
要修习禅定,必须先远离两种违缘:一是,身要远离世间愦闹,舍弃尘俗琐事,断除对外物和有情的贪恋;二是,内心要远离妄念,舍弃世间八法,所思、所修、所行只有正法,不放逸地专注禅修,让心不向外散乱。身外与内心的两种违缘,是大小乘在修习禅定时,都要远离的。在大乘不共的部分,还必须远离自私自利的心态。
禅定的本体,就是不散乱。过去诸佛菩萨和高僧大德获得禅定的地方,又被称为“寂静处”。很多人喜欢去朝圣,并深感获得灵魂的洗礼与加持。因为佛菩萨或高僧大德所住的圣地,没有世间尘嚣的污染,悠然寂静。当人们在朝圣中,体会他们当时的苦行和精进,向往并追随他们的行谊,就能受到加持力的熏陶,不用刻意也能让贪嗔痴等烦恼淡化。
《月灯经》中说:“当你为了修行,朝着寂静处的方向走出七步的功德,胜过在恒河沙数劫的时间里,供养十方诸佛的功德。”现代人在深山静处修行,不太可能做到,但可以尽自己的能力,在生活中安排一处适合禅修的环境。重点在于:远离身外、内心的干扰,让心能沉淀下来。如此一来,容易生起信心、出离心、菩提心等功德,禅定功德也会自然增长。
而当你能追随具德上师系统闻思修佛法,修习禅定,让自己的心越来越安定,慢慢才会有禅定境界:凡夫行禅定、义分别禅定和无分别胜义禅定。
愿诸众生得解脱,圆满无上大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