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显密,将任何所学佛法都与自心融合

贝诺法王 宁玛昌列寺 发布于 2015年11月12日 星期四 00:00

礼敬法语!对自身而言,能够读完九年的全部课程是远比没读完要有效益的,倘若九年的课程全读完的话也会获得一个学者头衔的学位证书,那别人也会因此而恭敬你,以末法时期来说这也是很殊胜很难得的。

再来就是关于戒律,我也一而再再而三的常常在提,至于宁玛巴来说,在西藏通称的六大传承暨大寺庙都是以出家的僧团为主,特别是以白玉寺来说,自始至终所有历代的住持们都是出家僧,这也是寺院本身的一个传统。

而除了后来因人为而发生一些破坏之外,基本上是一直维持这样的一个传承,所以说我们的南卓林寺也一样,是一个以出家僧团为主的团体,因此在这方面我们每个人也都要尽全力的维持这样的传承。

所以说我们大家都好好持清净的戒律是很重要的,要将戒律视同自己的生命般来持守,因为这样做是为了佛教和众生的缘故,所以持守清净的戒律是很重要的。

如果持守了清净的戒律的话,那麽这个当中就包含了其他所有的功德,所以说也并没有很多,如果简单分开来讲的话也就是贤良的行为,寂静柔和的言行,所学的佛法无论是显密任何法都能够融入自心,这也就是说自心与法融合,能够精进闻思修,这个当中就包含了所有戒律,所以要好好的去奉行。

像敦珠法王、恰扎法王等大师门也对所谓的佛学和学者常常予以批评,是什么原因呢?

原因就是因为有些人无论学到和懂得多少的佛学知识,都从来不向自己内心受用,而是用来朝外批评别人的缺点,像这种人就是佛法没有融入自心的验证,自己稍微学了一点佛学就自以为很了不起,然后就对别人的批评开始变多,使得自己变得越来越傲慢、越来越没有敬仰心、越来越没有清净观,所以说佛法若不用来向内调伏自心,而是用来朝外批评别人的工具的话,那么学再多的佛学也是无意义的,像敦珠法王、恰扎法王等诸位大师们批评的原因也在这里。

所以千万不要把学到的知识用来批评别人,而是要向内自己好好受用,如果将佛学向内自己受用的话,今生与来世的所有心愿都会自然达成。

所以说千万不要去当一个寻思者,所谓寻思者是什么呢?就是整天想着如何辩驳他人,举例来说就象是辩经者,心里想着如何找到对方的失误,类似这种每天想着如何寻找别人缺点的人就是所谓的寻思者。

而在我们宁玛派来说这种传统是很少的,大多学佛修行者是为了向内调伏自心,而不是为了出名,更不是为了朝外观察和寻找别人的缺过。

无论是懂得多少的佛学知识,都是为了利他和解脱自心而修学的,除此之外并不是用来相互比较、区分高低之用的。

所以说所谓「法要如法行」的意思就是说法若依法的去奉行,用自心来体会和受用所学到的法义的话,就不会有那么困难,调伏自心是很容易的。

因为现今我们获得了珍贵难得的人生时,有机会好好的去做闻思修,而不让这个难得的机会浪费而是否可以成为一个能自利利他的人,一般来说在闻思修三种中主要的是修,然而以当今特殊的时机来讲,闻和思是很重要的,而这方面到目前为止大家都做的很好,谢谢大家,然而往后也希望大家更加努力。

再来就是有关于佛学院校规的部分各位堪布都在,还有各位寺管委也在,而拟订的条规也都已有书面文字,希望大家好好履行。不要说我不知道、不清楚,或者说他这样做就可以而我为什么不可以等,找借口而不履行。

而所谓的校规也是为了提升我们自己的言行和品性之外,并非是强迫的规定,就如同往昔一些圣贤们所说的:「刚开始戒律也时常可以以诈现威仪的方式持守,以后渐渐的就会变成为清净戒律。」

所以说对于外在的行为时常以谨慎的态度适当的伪装一下的话,能够渐渐使自己的行为变好。否则的话,只是在刚开始几天尽力的持守,之后就完全不管,任意放逸的话就无意义了。

然而我对我们寺院的僧侣都很有信心,认为大家无论是在寺中也好,还是外出也好,都能谨慎自己的言行,依照戒律穿着僧衣,言行举止都算如法如理,这是很好的,不用我一再的讲大家也应该都知道,所以也希望大家往后能一直维持这种威仪。

愿诸众生得解脱,圆满无上大菩提。

登录 个人
中心
退出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