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菩提心,能免于负面力量的伤害

顶果钦哲仁波切 宁玛昌列寺 发布于 2015年03月27日 星期五 20:00

如同你希望快乐,你也应该希望其他人快乐。如同你希望远离痛苦,你也应该希望一切众生远离痛苦。

“愿一切有情众生快乐,远离痛苦及痛苦之因。愿一切众生获得圆满之快乐,安住其中,并且常住平等舍之中。愿一切众生无分别地对所有其他众生生起慈心。”这个愿望即所谓的菩提心。

如果你拥有这种清净的发心,菩提心将毫不费力地增长。一个善良的心具有一种天生自然的力量来利益他人。

把从这种广大发心中生起的功德回向给如虚空般无量无边的一切众生,而不要去觉得你拥有这些功德。

离于对做者、受者和行为本身的任何执着,那么有朝一日,当你的身和语成为心的仆人时,你所做的每一件事、所说的每一句话,都将自然而然地利益他人。

目前,如叶片随风弯折一般,你对许多粗重的和细微的情绪无以招架。在这种情况下要帮助他人,不太可能产生太大利益,反而可能成为让你分心散漫的起因。

没有播种而希冀丰收,是自取饥荒,

过早希冀去利益他人,是自取麻烦。

如果你不断增长修行的稳定力,不断检视你的发心,并生起无造作之利他心,菩提心将会增长。渐渐地,你将能够把慈悲化为行动,真正地利益他人。

菩提心具有如此巨大的力量,在它生起的那一刻,你便成为菩萨的一分子。如果你具有菩提心,就能免于负面力量的伤害。负面力量显现时,它们无法引起伤害或制造障碍。

这一点可以由巴楚仁波切(注1)的根本上师吉美•嘉瓦•玉谷(注2)的一个生平事迹来说明。有一次,一个怀恨在心的鬼魂决定要取吉美•嘉瓦•玉谷的性命。这个鬼魂充满了害人的念头,抵达嘉瓦•玉谷的洞穴入口。他看见一个平静的老人双眼紧闭地坐着,全然地宁静平和,充满了慈悲,白发围覆他的头部。

这个景象足以让那个鬼魂的恶念在刹那间消失。他凝视老人时,心中充满敬畏。菩提心在他的心中生起,他承诺绝不再取任何人的性命。

在此之后,每当出现伤害他人的机会,宁静白发老人的影像立即在他的心中显现。那个鬼魂失去了所有伤害他人的力量。

当阿底峡尊者在印度菩提迦叶、金刚座(Diamond Throne)东侧礼拜的时候,他看见两位貌美的天女出现在他前面的虚空之中。

年纪较轻的天女对年纪较长的天女说:“如果一个人想要迅速获致证悟,什么是最好的方法?”

年纪较长的天女说:“训练自己生起菩提心。”

那个年纪较轻的天女是圣救度母,而年纪较长的天女则是伟大蹙眉者(Chandamaharoshana,theGreat Frowning One)。

如果菩提心尚未在你心中生起,祈愿它将在你的心中生起。如果菩提心已经在你心中生起,祈愿它增长。

如果生起菩提心的功德是具体的,那么连整个虚空都不够广大到足以容纳它。

点击阅读原文 |在了悟空性之前,持续发出菩提心

|注释|

1、巴楚仁波切,乌金•吉美•却吉•旺波(PatrulRinpoche,Orgyen Jigme Chokyl Wangpo,1808-87),是寂天大师的化身,也是吉美•林巴的语化身。他的生平展现了最完美的修行证量和出离心。终其一生,除了在西藏康区卓千寺(Dzogchen monastery)的师利星哈佛学院(Shri Singha)的那几年之外,他大多数的时间都居住在洞穴、森林和最僻静的隐居所之中,并且随意地从一个处所迁移到另一个处所。他一身简朴牧民的装扮游走各地,大多数的时候都没有被人们认出。他年轻的时候记忆了大多数重要论著,例如龙钦巴的《七宝藏》,因此他能够像他在师利星哈佛学院那般,一次教授最复杂的课题达数个月,而没有使用任何书籍。他圆寂时,唯一的财物是一本寂天大师的《入菩萨行论》和一只托钵。他是吉美•嘉瓦•玉谷(Jigme Gyalwai Nyugu)、嘉瑟•贤遍•泰耶(GyalseShenphen Thaye)、卓千•敏珠•南开•多杰(Dzogchen Mingyur NamkhaiDorje)及其他伟大上师的弟子。他的弟子包括喇嘛•米滂(Lama Mipham)、纽殊•龙踏(Nyoshul Lhungthok)、安波•天噶(Onpo Tenga)等等。据说,明雅•昆桑•苏南(Minyak Kunzang Sonam)针对《菩萨三十七种修行之道》所作之论著乃是依据巴楚仁波切的口头教导所写。

2、吉美•嘉瓦•玉谷(Jigme Gyalwai Nyugu)是观世音的化身,吉美•林巴的两个主要弟子之一。他是蒋扬•钦哲•旺波(Jamyang Khyentse Wangpo)和巴楚仁波切的上师。


愿诸众生得解脱,圆满无上大菩提。

登录 个人
中心
退出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