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决成苦之因的“赛道”中,对手只有自己

古代佛教故事 宁玛昌列寺 发布于 2024年03月31日 星期日 15:57

有两位比丘从佛陀那里得到观修题目后,就到森林里的一处精舍去禅修。其中一位比丘心不在焉,只知窝在火堆旁取暖或和年轻沙弥聊天,浪费时光,未依佛陀初、后夜经行坐禅(诵经)、中夜休息的教示修行。另一位虔诚的比丘则谨遵佛言,善尽比丘的职责,依教奉行,由于他时刻保持精进和正念现前,所以在很短的时间就证得阿罗汉果。

夏安居结束后,这两位比丘回到佛陀座前顶礼问讯。佛陀询问他们安居的状况,那位懒惰放逸又心不在焉的比丘抢先告状说,另一位比丘只知躺着休息与睡觉,都在浪费时间,不知修行。佛陀就问说:“那你呢?”他回答说,自己除了初夜靠在火堆旁取暖外,整夜都没睡。

然而这些话怎可能瞒得了佛陀?对于弟子们修行的状况,佛陀是再清楚不过了。于是佛陀就对这位懒惰放逸的比丘说:“明明是你懒惰、懈怠、不用功,却说自己精进努力、正念现前;而你的同参道友精进用功、正念现前,你却说他懒惰、心不在焉。你就像匹羸弱、步履蹒跚的劣马,散散漫漫地不知何时才能抵达解脱之门;而你的同参道友则是强壮勇健、脚程敏捷的骏马,努力疾驰地往解脱生死之门迈进。”因此,佛陀就说此偈言:“放逸中无逸,如众睡独醒,智者如骏驰,驽骀所不及。”

在这个世间,芸芸众生都逃脱不了与痛苦相伴相随,心被苦楚和烦恼所干扰,每个起心动念似乎都是不受控制地表现出不同的情绪。每个人都希望向别人倾吐心中的不快,找到知己的初衷是希望能多个理解者和倾听者。可是这终归也是“治标不治本”的解决方法。有幸的是,通过缘分的具足和福报的积累,我们了解并学习了佛陀的伟大教言,及一整套可以帮我们解决苦恼的理论及实践体系。佛陀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证明给世人:觉知苦并且想改变苦的现状,努力地去剖析、摒除苦的成因,最终是可以见到离苦的“康庄大道”的。这并不是神话,而是一段真实的经历。

学佛、修行的目的是为了彻底地去除痛苦,如果痛苦生起,那是因为我们还不了解它。无论我们多努力,想通过世俗方式的意志力,或通过财富、财产等物质消耗或聚集来和一切形成苦因的可能做交换,来控制它的产生,而且这些过程也不是在向积善因的方向努力,如此,想要以乐换苦都是不可能的。世间人有个普遍的逻辑,认为没钱是苦,有钱了,当觉得苦闷的时候可以靠消遣或大笔的消费就能买到“乐子”。这是麻痹自己的假象,是一种更加苦不堪言的举动。

在寻找苦因以及解决成苦之因的这条道路上,如果我们没有彻底了解苦和苦集的原因,无论我们多么努力,试着以自己的行为、想法或物质方式来去除痛苦,这样做是没有用的。当执着升起时,苦就会相伴相随。

修行佛法就是要使我们的心超越痛苦,但是需要面对现实的一点是:轮回之中的我们,身体是无法避免不受苦痛的。从一出生的那一刻起,我们每个生命体都在走向衰老、临近死亡,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可是我们并不明了,根本上还是无法认知“四大本空,五蕴非有”的实相。所以,当执取“非有”为“实有”时,心念就被定格了。可是在不得不面对身体每况愈下的变化,且伴随疼痛、衰败、病痛等等现象时,我们会变得措手不及。因为在平时,我们谄媚的心理还都不愿意去承认,这个与己相关的现状会很快降临在自己头上,总觉得“这是别人的情况,与己无关”,每天自欺欺人地生活必定是不够洒脱的。

我们凡夫的心只愿意执着“生”,而不愿意面对“死”这个众生平等的话题。佛陀的智慧教言告诉我们,要觉知成苦之因皆是因为心陷在种种执取和沦陷在五毒之中。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我们通过佛陀所指引的修行之道努力精进,最后从每个人自身的体验中去感受心超越对种种现象的执着。

这点很重要,修行的目的在于修心。未经打造的心,念念都被动,但被锻造和“整改”后的心会超越被动。当自己的心可以解决自身苦恼的阶段性问题时,我们是可以很好地与心对话,且与心为友的,而不是再把别人当成情绪发泄的“垃圾桶”。这种精进努力的阶段性成效是我们虽然未究竟离苦得乐,但见效会体现在我们可以成为自己情绪的“清道夫”。

所以说,我们在这条解决所有成苦之因的“赛道”中,精进的结果不是用来互相较量高低、比个你强我弱的;精进的过程是要与自身习气、烦恼障、所知障相较量的过程。苦不是给别人苦的,乐也不是给别人乐的,解脱之道在于自觉苦而想离苦。这不是炫耀,而是自己选择一条去付出、改变、想彻底拯救自己之后还有愿力救拔众生的“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路。

愿诸众生得解脱,圆满无上大菩提。

登录 个人
中心
退出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