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

古代佛教故事 宁玛昌列寺 发布于 2024年03月17日 星期日 17:25

舍卫城有位女信徒,十六岁结婚,育有四个儿子。她喜欢以四事(衣、药、饮食、卧具)供养修行人,也经常到僧伽精舍为比丘们服务做事。由于某种因缘,她知道自己的前世是忉利天王的妻子之一,因此她虽此世生在人间,仍渴望死后能往生到忉利天,恢复她原来的身份,再做忉利天王的妻子。

所以每当她供养比丘或为比丘们服务时,内心就会兴起这样的念头。后来,她生病往生了,并如她所愿地往生到忉利天,再次成为忉利天王的妻子。但天上的一天是人间的一百年,所以当她再往生忉利天时,忉利天王根本没发现她已到人间经历过一次生死。当比丘们知道她往生的事时,就向佛陀报告,佛陀就对众比丘开示说:“生命是短暂的,人们热衷追逐感官的欲望,在欲望还没得到满足之前,往往已被死魔夺走生命了。”

我们的心每时每刻都在构建一幅幅动人的画面,浪漫的、写实的、抽象的等等,浓墨重彩地笔笔勾勒。画中的景象远近皆有,色调冷暖交替,风景唯美,人物逼真。现实中的画是画布、画笔、颜料、绘画题材和创作者及其构思一应俱全、相互印衬、缺一不可,才可以成型一幅作品。

“心画”亦如此。它在起念前犹如画布的纯色,借由心这个媒介作画笔,每个妄念(情绪的觉受)如五颜六色,创作的题材在于我们习气对于“我执”的发挥及延续,情绪的表现就是工画师。它们相互配合完成作品——我们的心、念、行。喜、怒、哀、乐在一幅画面上全部被展现。沉浸在心作的画中,欣赏作品时很难区分每个组成元素的独立性,我们也总是分不清画内和画外,亦如心动还是幡动的困惑。

借由画所作的比喻也是在说,让我们产生快乐、欢喜、痛苦、悲伤、焦灼等等这些情绪感受和能让我们觉得引起感受本身的心并不能混为一谈。颜色不是画,画笔不是画,题材也不是画,所以说他们既是综合的,也是独立的。心不是快乐、不是哀伤、不是愤怒、不是期望、不是一切可以用语言所表述的具象物,但是感觉它确实很能控制我们的生活而导演一幕幕。混淆的状态让我们搞不清楚很多想要的答案,只是一味的期望、期盼。因为我们不能如实地观察,我们总是试图粉饰事物的本来面目,所以混沌。

但佛陀的角度却截然不同,他能欣赏心所作画的世界,知道它们个个独立却可以相互结合。清与浊都在一念的辨别。所以佛陀教导我们,试着将颜色(情绪的觉受)和画笔(心)区分开来,它们虽然配合,但是独立。

这些比喻有点复杂,但是我们可以试着去体会和理解,其实就是学着将自己感受到的各种情绪和“觉得苦与乐”这种觉受,与心分开。但这并不意味没有痛苦,从此感受不到它。我们仍能感受到它,但我们可以试着理解心就是心,感受就是感受,而不随着情绪或起心动念而执取或执着那种感受。

亦如佛经所说:“……譬如工画师,不能知自心,而由心故画,诸法性如是。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心虽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但也如工画布,它是呈现所画之物的基础。如果我们不能认知自心,而去体会、明白一切世间画都由心而画,那我们只能做画中人而非赏画者。

愿诸众生得解脱,圆满无上大菩提。

登录 个人
中心
退出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