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心,走寻常道!

古代佛教故事 宁玛昌列寺 发布于 2021年01月16日 星期六 12:14

弥酰比丘有一次托钵后,在返回精舍的路上发现一处环境幽美、舒适的芒果园,内心十分欢喜,认为这是个禅修的好地方,于是他请求佛陀允许他去那里禅修。但是佛陀并没有答应他的请求,要他过一阵子再说。因为佛陀深知光凭对一个地方的喜欢,并不见得有助于禅修得定,而且芒果树下有蚼(大蚂蚁)、螓(古书指一种像蝉的昆虫),树乳偶尔也会滴下来,花香还会招来苍蝇,所以并不适合禅修。但弥酰急躁难耐,再三恳求佛陀应允,最后佛陀只好答应他。

弥酰兴高采烈地到芒果园去禅修,虽然一整天坐在芒果树下禅修,但总是心浮气躁、思想纷乱,无法入定,到了傍晚时分,仍然毫无进展。他沮丧地回去精舍,向佛陀报告自己在修禅时所遇的各种精神烦恼的障碍,佛陀因而开示了偈颂:“轻动变易心,难护难制服,智者调直之,如匠搦箭直。如鱼离水栖,投于陆地上,以此战栗心,摆脱魔境界。”佛陀告诫他:“因为心容易受到刺激而且易变,所以应随时随地,以恰当的方法控制内心。”弥酰听了佛陀所说法义后,了解原来问题是出在自己的内心,并非环境的美好与否。于是他又到僻静处思惟修习,摄心正定,最后在定中引发无漏慧,证得初果。

寻道、悟道、见道……那么哪里是“道”呢?当我们想要急于得到答案的时候,这种“寻宝式”的心理,反而会与真正的解脱之道背道而驰。修行,是去除“繁缛”,让内心归于简单至极的一件事。如果说,在过程中用非常之多且华丽且深刻的词语表示对这个目标的形容,这也是一种不得已的指引。一切用于表达和所能表达一个“至简”内容的描述,无论语言多少,字数多少,本身已经是在走形而上的繁琐了,但又不得不去层叠描述。所以,指引只是路标,不代表我们自己已到达终点。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文字般若,是方便的工具而已,就像我们用手指月,但手指并不是月一样。

我们一直强调,无论佛法的修行归于哪个派别,用哪种实修的方式,结果都是要以真心见实相。这里的实相和真心也不是文字所能精确至极去准确表述的,所以需要我们自己去悟道和见道,也就是实修!对于“道”和“悟”的论述,前者需要我们去体会,心境一致的统一。这种统一,一定是要破除二元对立的。

为什么我们会感觉烦恼?是心被境转。而且,如故事中所说的,心没有经过修炼和锻造时,外境的嘈杂会直接影响内心或起伏或平稳,这就是我们的妄心和轮回之心的作用,也是我们需要去修正和寻道的着眼点。“本来无一物”的形容,不是境没了,心也没了,而是一种高度的统一,没有对立。这个过程需要我们慢慢去体会,所以这些形容也是一种辅助的描述。“去妄存真”基本和“万法归一”是一样的结果,这也就是“悟”的结果。“悟”的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将遮盖住的心打开,也就是找到“心眼”。真心之眼,是见或不见,它都在那里。

当我们努力去寻个道,寻个内心宁静的时候,这种努力只会平添更多的执着和烦恼。对于修行,我们为什么一定强调要有正知见?因为在实修体会的过程中,最起码我们有的正知见会警示自己:正行的方式是要去除执着,是化繁为简,而不是简单数量的加减法计算。在实修中,我们会强调加行的数量,这也是一种善巧的执着转化,让我们把平时分散的杂念用心,用一种统一的高度化的集中力来扭转,以此达到心静或暂时平静的效果。但这并不代表所谓的开悟和见道。之后会在某个契机下,让这种暂时平稳的心再一次次破除数量的执着、我慢的执着等等。

所以,佛法很智慧啊,而且修行的过程处处是方便和善巧。能否体会,就是平时祝福大家的要福慧双修啊。因为我们有慧才能体悟,才能明白什么时候是“立”,什么时候是“破”的必要性。但是归根结底要明白,找心的过程是一条寻常之道,向内观不是向外求!这样才能让心与境破除对立,从而统一。要明白,烦恼、执着都来自于心内心外的高度二元对立!有“我”即有“我执”,从而就是断不了的轮回之苦……

愿诸众生得解脱,圆满无上大菩提。

登录 个人
中心
退出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