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法的重点应该总是放在观修死亡

顶果钦哲仁波切 宁玛昌列寺 发布于 2015年02月08日 星期日 20:00

有一次,一个康巴的人去见冈波巴(注1)最重要的一个弟子竹达•邱阳(Drubthop Choyung),供养他一块衣料,并向他请法。

虽然他数度恳切的请求,但竹达•邱阳加以推迟。那个康巴人再度坚持,竹达•邱阳终于握住那个康巴人的手说了三次:“我会死,你会死”然后竹达•邱阳又说:“这是我上师的所有教导,这是我的所有修持。只要观修这个。我保证没有比这个更棒的了。”

果藏巴说:

观修死亡与无常,

你将斩断你和故乡的联系,

斩断你和亲人的纠结执着,

斩断你对食物和财富的贪恋。

死亡的念头使你的心转向佛法,鼓舞你精进修行,最后帮助你认清法身的光灿明晰。你修法的重点应该总是放在观修死亡。

当你想到轮回时,如果你觉得自己仿佛搭上一艘正在下沉的船只,仿佛落入一个致命的蛇窟,或者仿佛是一个即将被侩子手斩首的罪犯,那么这些肯定是你已经放弃了事物常住的信念之征兆。

这种对无常的真正了悟开始在你的心中显露(注2)。如此的结果是,你将不再陷入朋友与敌人的分别之中。

你将能够突破毫无意义的散漫巨浪。你的努力精进将变得稳固强大,你的所作所为都将以佛法为方向。你的良善品质将前所未有地盛放。

身体是心的仆人,它可以行善或行恶。你可以使用这个身体,作为达成解脱的工具,或让你跳入更深的轮回。切勿浪费时间。

善用你现在所拥有的机会,去遇见上师和修持佛法。在过去,修行者透过听闻死亡无常的教法、牢记和深思这些教法、透过禅修来融入这些教法而获致证悟。如俗话所说的:

我们现在应该惧怕死亡,

因而能够在死亡的时刻变得无畏无惧,

但我们现在反而漫不经心,

当死亡来临时,
       我们将痛苦的捶胸顿足。

阿底峡说:

抛下一切远走,
       不做任何事情,

不贪恋任何事物。

切勿过度关心今生的俗务。只要专注于佛法。每一天,都以生起获致证悟的愿望做为开始。

在傍晚,检视你白天所做的每一件事情,忏悔负面的行为,并且回向所做的善行,以利益一切有情众生。立下隔天要做得更好的承诺。

婆罗门优婆觉多(Upagupt)每一次生起一个负面念头时,他会放一个黑卵石,每一次生起一个正面的念头,他会放一个白卵石。刚开始,他累积的黑卵石占大多数。但渐渐的,透过观照和警觉,他很快发现他只聚集白色的卵石。

注释:

冈波巴(Gampopa,Sonam Rinchen,1079-1153),出生于西藏东部。他起先被训练培养成为一个医师,因而有“达波•哈杰”(DagpoLharje,达波的医师)这个名号。“达波”是他居住多年的地区的名称。在他的妻子和两个孩子死于流行病之后,冈波巴在二十六岁那年受戒出家。在研习和修持噶当派的教法之后,他在三十二岁那年遇见密勒日巴,成为密勒日巴最重要的弟子。他主要的弟子是第一世噶mb杜松•千巴(DusumKhyenpa,1110-1170)、帕摩•竹巴(PhagmoDrupa,1110-1170)和达玛•旺秋(DharmaWangchuk)。

观修无常有三根本、九思量,进而获得三种肯定的结论。要去思量的三根本是:(1)死亡是肯定的;(2)造成死亡的原因是不确定的;(3)死亡时,除了佛法之外,任何事物完全没有用处。九思量是:针对第一根本“死亡是肯定的”,(1)在过去,没有一个人曾经逃离死亡;(2)身体是聚合而成的,注定要瓦解;(3)生命分分秒秒地消逝。针对第二根本“造成死亡的原因是不确定的”,(1)生命非常脆弱;(2)身体没有任何持久的本质;(3)许多因素能够引起死亡,而只有极少数的因素能够延长或维系生命。针对第三根本“死亡时,除了佛法之外,任何事物完全没有用处”,(1)死亡时,亲人和朋友将没有用处;(2)财富和食物将没有用处;(3)我自己的身体将没有用处。三种肯定的结论是:(1)我们应该修持佛法,因为它肯定能够在死亡时帮助我们;(2)我们必须即可修持佛法,因为我们不知道我们什么时候会死亡;(3)我们应该把所有的时间用于修持佛法,因为其他事物没有任何用处。


愿诸众生得解脱,圆满无上大菩提。

登录 个人
中心
退出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