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师重复讲佛法的原因是什么?
浊世的来临,需要人们累积更多的福报。我们小时候,八几年,全国人民都不富裕。那个时候,老上师尊贵的土登曲吉扎巴仁波切就经常带着我们做荟供。这件事,大家从来都不会落下,每过十五天,做一次荟供。有的时候我们真的没什么东西可以荟供,会买十几、二十包硬糖,一块钱一颗的那种,也算比较丰富了。大部分时间是什么呢?用糌粑,里面加一点奶渣,加一点奶油,做成像蛋糕一样,放在佛龛上面,做点酥油花,就这样供着。供完以后,大家把供佛的供品,1/3拿来喂鸟和野生动物,1/3布施给信众,还有1/3我们就可以吃了。
那时候有的人也会不了解,觉得吃饭都感觉刚刚够,吃得饱,但没有那么丰盛,为什么每个月还要做荟供呢?特别是老上师,我看他老人家自己有的时候都比较困难,还是会坚持每隔十五天,请我们所有的学僧“吃”一顿饭。让我们煮一锅稀稀的粥,里面放些死牛的牛骨等东西,大家就一碗碗的分来喝。有些时候可以合并两餐,做稠一点的粥。我们因为是在农业地区长大的,那种水里有一点点米粒的粥,实在是喝不惯,觉得就像水一样。
很多师兄弟不能理解,老上师就说,“我是在累积无量的福报,上供诸佛菩萨做荟供,下施给你们,回向给你们,以后这些福报就会成熟在你们身上,等将来你们就明白了。”那个时候,搞不明白的人,现在都明白了。所有师父的弟子,在物质上永远都是比较丰盛的。我深信不疑就是,现在这样的福报,就是老上师当时荟供时,一次次把功德回向给我们的。
现在各地的居士们也经常共修荟供,真的很好。哪怕你再没能力,家里供个八杯水、七杯水总有能力吧?水,现在家家户户都有,没有人相信你买不起八个杯子、七个杯子。你每天换一下水,也有这个时间。供水、水、花、香、灯、油、食品,能换当然很好,没办法换,饮水、洗足水可以换,或者七杯、八杯水直接换就好了。这样你们的功德每天都在做,上一柱香,哪怕初一、十五点一盏灯,供点花……现在大家这点经济能力都有了,时时刻刻记得给自己累积福报,非常好。
共修的力量很强大。为什么我们经常要带大家一起共修?小时候大家听到的宣传口号都说,“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折不断。”因为众多力量合在一起,是不容易消失的。大家本来就是凡夫俗子,情绪很难掌控,如果大家一起来修,力量就很强大,再把功德回向遍布法界的十方众生,这种大福报就不会消失了。平常你恶口伤人,会烧一点自己的功德,你不可能帮众生来骂人,也不可能帮众生产生嗔恨心,所以你的福报大部分还是留在那儿。学习将有漏的福报,变成无漏的福报,也非常重要。
有些基本理念,为了让大家能不断提高认识,根深蒂固,我们只能重复又重复。“为了利益天下所有的如母苦难有情众生,早日脱离轮回,早日成佛,我现在要发无上的菩提心!”这句话,从我认识老上师,到他老人家涅槃,每次见面,他都跟大家讲一次,不知道他讲了多少遍。有的时候一年365天他都在上课,每天早上,光这句话,他就要讲十五、二十分钟左右。
上师重复讲佛法的原因,是因为弟子没做到。不是我喜欢重复,是你们没做到。在你们没有做到之前,我就必须一直重复。就像老上师,藏区最有名的三藏大法师之一,一辈子都在念皈依文。但我们有些弟子问,“上师,我念了120万遍莲师心咒,还要念吗?我念了十万皈依文,还要念吗?我做了十万大礼拜,还要做吗?”我从小到现在,还在念莲师心咒,还在跟你们一样每天早上起来做早课,只要有空就念“大圆满”的课本,这是我每天必修的功课。皈依文随时随地念,还有“莲师七句祈请文”,都是每天不能少的功课。只要有多余的时间,还要念“忿怒莲师”等等。老上师是念了一辈子“皈依文”,很多人都搞不清楚,为什么这么伟大的上师,天天要念“皈依上师、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老上师举了一个例子,伟大的阿底峡尊者,十一世纪到藏区传教的古印度孟加拉国的王子,当时那烂陀寺(那里也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唐三藏法师的母校)的院长。他一辈子讲的是什么呢?皈依!见人就讲皈依!他是佛教的大学者,也是大成就者,后来藏族人给他取了个名字,叫做“皈依大学者”、“皈依大成就者”,因为他一辈子都在讲皈依。所以,千万不要藐视任何佛法,一定要对佛法产生真正的尊重之心。
就像走路一样,你想从这个地方走到拉萨,除非你到了,你就不用想:我要到拉萨了。你在半路的时候,也一定要坚定自己的目的地,才能到达,否则很容易因为一点点原因就动摇,跑到别的地方去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坚持念皈依,“皈依上师、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除非我们哪天成佛了,我们就不用皈依了,众生来皈依我们。在这之前,皈依,永远不能忘记。一直到我们成就像伟大的莲师一样,能够破除自己所有的内外业障,在此之前,我们一定是希望莲师必须天天守护着我们啊,那莲师心咒为什么不念?一定要念!记住这些,对大家非常有帮助。
愿诸众生得解脱,圆满无上大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