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生命都不知不觉地生存于禅之中

铃木大拙 宁玛昌列寺 发布于 2018年01月07日 星期日 19:39

我以为,我们芸芸众生应该具有生存于“禅”之中这一意识。毋庸赘言,这一意识远远有别于我们平素所理解的普通意识,它显示了人类可以抵达的精神终极彼岸,大体上接近于“神”的意识。

当“神”目睹由自身之命所显示出的光芒时,“神”诲而言之:“这就是善!”可以认为,“神”所下的定论,就是对世间意识的最为原始的觉悟,就是芸芸众生所生存着的这个世界的原始形态。

仅仅借用“光明”和“黑暗”这两个概念来解释世界,是远远不能够揭示和阐明世界的原始状态的。

只有当我们具备了客观评价主客观世界的姿态,即正确而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价的姿态,这个世界才开始启动。

这也相当于“窃食禁果”。所谓“食”就是了解和分辨“善恶”,知晓“光明与黑暗”价值的过程。在加以评价和积累知识的过程中,存在着借助于禅而生存的奥秘。

每一个生命都不知不觉地生存于禅之中,而只有人类才明了这一生存的奥秘。借助这一奥秘与“神”相交流,是我们人类的特权。

但是,当我们掌握了这一奥秘之时,就不能称其为什么“奥秘”了。这一“奥秘”将昭示于所有具备了“意识”之人。这就是所谓“欲盖弥彰”之缘故吧。

禅生活远远地超越了道德范畴。所谓“道德”也可以解释为“束缚”,而禅向我们芸芸众生展示了一个更为广袤无际、更加自由言放任的生活天地。

“道德”并非一个创造性的概念,所以道德的作用归根结底仅仅局限于其作用本身,而不可能发挥其他社会作用。

所谓“禅生活”,就是整个生活本身,即意味着生活本身就是至善至美。因此,这种生活源于人的主观能动性,而毫无必要去尝试或刻意寻求主观能动性之外的任何其他之物。

如果生存于禅之中,那么无论天气何等恶劣,日日也是“好日“。

所谓道德,通常为善恶、邪正等诸多观念所束缚而“作茧自缚“,难以超越其概念范畴。如果超越了其概念范畴,就已经不能称其为道德了。本来,道德本身是难以自由而自立的。

与道德相比,禅不为任何观念所束缚,恰如翱翔于天空的飞禽,遨游于水中的鱼虾,绽放于原野的百合,无拘无束而自由自在。

道德与理智作用为伍,携手而行。我们知道,所谓理智的作用在于,将某种事物与其他事物加以区别而使之成为截然相反的对立面。


依此类推,将善恶分为截然相对的两个极端的生活方式,当属于道德的概念范畴之内。


道德从属于理智的判断,而禅的特点可以说体现于既否定判断也不加以判断,主张原原本本地接纳一切事物。但是这样讲起来,似乎难免有失恰当准确而招致误解之虞。

愿诸众生得解脱,圆满无上大菩提。

登录 个人
中心
退出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