虔诚的信仰——生死大事的重要保障

生死 宁玛昌列寺 发布于 2016年01月30日 星期六 18:10

人人都希望自己一生过得幸福快乐,临终时也能平顺圆满地离开人世。然而,这种平顺是要在平时从心理层面先着手准备的。一个人还活着时,就要对自己的临终产生关怀之心,若是平时没有良好的训练和心理准备,当面临死亡逼近时,也许只能和惊慌失措或绝望的心情为伴,使得平顺的临终变成奢望,我们对自己的关怀也无法真正圆满。

特别是当重大的天灾或意外突然发生时,平日所学习的道理或所受的训练,可能会被震惊与恐惧所遮掩。比如,大地震发生后,有个在浩劫中生存下来的人说:“其实天崩地裂的那一刹那,吓得我几乎忘记了信仰,忘记了以前所学的一切。”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信仰和过去对生命的认知与训练,并没有根深蒂固地融入心灵啊!

要让外在的“四大”、身体和一切物质,能够从不清净的尘世变为清净的净土,就要先将心灵层面调整好,在日常生活中,必须要有面对人生真相的心理准备。好比一个腰缠万贯的大富翁,突然事业倒闭,财产顿时化为乌有,颓唐失意。此时有人提供一个稍微可歇息的住处,或是可果腹的食物给他时,倘若他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就不会感到满足。为什么?因为他会认为自己原来住的是舒适豪宅,吃的是精致可口的美食,现在变成这种简陋的住处,淡而寡味的食物,怎么可能满意呢?因为没有将心态调整好,就难以应对突然的改变。同样的,一个穷人突然住进漂亮非凡的宫殿时,也会难以适应,因为他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就无法找到自己熟悉并认定的幸福与快乐。

我们必须要在生命尚未结束、进入中阴之前,对死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如果有信仰,是最好的。很多人活着时,因为没有坚固的信仰,无法对今生的结束,以及未知的来世有个正确的认知,所以当他面临生命结束的那一刹那,会对今生将结束产生绝望,对来世不确定所引起的恐惧等感受也愈加强烈。所以,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信仰非常重要。不管你有什么样的信仰,重点是一定要对人的生与死有个清楚的概念。

佛陀教导我们要反观自性,超越生死轮回,这是和其它宗教最不相同的地方。身为佛教徒,如果我们确实认识到:死亡只是灵魂从一个躯体进入另一个躯体,今生的开始是过去世的延续,而今生的终了是下一世生命的起点……就不会畏惧死亡。来世的状态,是佛教徒关注的一个重点,因为如果没有累积足够的资粮,没有清净业障,对轮回中的众生而言,来世不会过得平顺、幸福与快乐。因此,关键的重点在于今生有没有足够的准备。

充足的准备是指:要在这一世累积众多资粮,行持足够多的善业,并清净自己的业障。就像世俗中的搬家,当你已经做了充足的准备,有财物、能力、体力时,丝毫不会恐惧也不必担忧,因为一切都准备好了,而且还可以将下一个家布置得更美好。可是如果事先没有足够的准备而又必须搬家时,就一定会很惶恐,担忧没有钱能搬去哪里呢?害怕如果搬到一个破烂的地方,找不到工作又没有钱财,要如何活下去?如果自己有很多不堪的过去,也一定会影响到未来……

因此,真正的佛教徒因为对三宝的虔诚信仰,对今生都会无比珍惜,尽全力积资忏罪,这是给自己今生与来世的最大保障,是生死大事的重要保障!

愿诸众生得解脱,圆满无上大菩提。

登录 个人
中心
退出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