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招损,谦受益
优达夷是个喜欢坐在讲经说法台上的一位比丘,一日,来了群比丘参访祇树给孤独园,把优达夷比丘误认为是学识丰富的比丘,就向他请教一些佛学问题,但优达夷比丘对佛法一无所知,所以无法作答,这些来访的比丘们非常讶异居然有人与佛陀共住,却对心、五蕴、六根、七觉支等佛法如此无知。
佛陀向他们说:「真正的痴人虽然终身与智者为伍,仍然无法领悟佛法,就像汤匙不知汤的滋味一样。」
众生从无始以来由于贪嗔痴慢疑五毒恶习的熏染,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沉沦于六道轮回里无法自拔,而五毒里的「慢」所指便是傲慢。当一个人出现我慢之心时,就会障碍自己的修行,想要脱离轮回是不可能的事情,而最难去除的亦是贡高我慢之心,因此佛陀在《人有二十难》中的第十二难便说:「除灭我慢难」。
而我慢如何能障碍修行,禅宗有位禅师与韦驮菩萨的一段公案:
宋朝时,有位禅师,他修行非常精进,昼夜不息,但一个人的精力有限,时间久了,难免会打磕睡,禅师体悟自己生死未了,天天打磕睡,会耽误用功。为了克服打磕睡毛病,禅师在奉化雪窦寺后面的悬崖上面找到了一个台子(后人称:妙高台),他就在此结跏趺坐,警惕自己别再瞌睡,如果打瞌睡,一头栽下去便是十丈的悬崖山涧,绝对没命。
有一天禅师忍不住又打瞌睡,结果就这样摔下悬崖,禅师在半空中惊醒想没命了,突然感觉有人在半空中将他接住,托到台子上。禅师很惊讶的问:「请问您是谁?」菩萨说:「我是护法韦驮,看你这么精进,特别来护你的法。」禅师听了很高兴,于是趾高气扬骄傲的说:「像我这么精进坐在悬崖上打坐修行的人,世间还有几人呢?」韦驮菩萨说:「像你这样修行的人,有恒河沙数之多。因你有如此傲慢之心,从此二十世我不再来护你的法!」说完后,就走了。
禅师听了,立刻观照自己的傲慢,顿时惭愧万分,痛哭流涕的忏悔。禅师心想,虽然没人护我的法,但我还是要继续修行。于是他又继续坐在妙高台上修行,但没多久,又打瞌睡摔下悬崖去了,他认为这次真的没命了,当快落地的时候,竟又有人双手托着他送上台来,禅师就问:「你是谁?」菩萨回答说:「护法韦驮。」禅师问:「你不是说从此二十世不再来护我的法了吗?」韦驮菩萨说:「我本来说二十世不再护你的法,但你刚刚一念忏悔心起,已经超过二十世矣!所以我现在继续来护你的法。」禅师当下即豁然开悟!佛法的妙处也就在这里,一念散于无量劫,无量劫摄于一念,所谓「十世古今不离当念,微尘剎土不隔毫端。」
由此可知,弥天大罪,一忏便消;盖世功德,一骄便无,若修行人于无形中升起傲慢之心,在修行的过程中就会出现极大障碍终难成就。傲慢之人,如高山不留水,智慧无法在傲慢者的内心永驻,如此只能空耗得之不易的暇满人身,同时还造作下种种继续轮回之因,无有出期。
恶业无有功德,能依恶业了知发露忏悔,是恶业唯一的功德。当幡然醒悟时,定要努力忏悔自身累世恶业,依此对境转化为积资净障的难得机缘,当业力净化之时,心的清明才会全然显现,智慧的光芒将照亮我们通往究竟彼岸的道路。
愿诸众生得解脱,圆满无上大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