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源自因缘和合,也终将因无常而离散
在中国这片大地上,虽然各民族信仰都不一样,佛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以及道教、儒家文化,还有各种各样的宗教信仰和很多民间信仰。但是佛教传入中国已经有两千一百多年了,佛教文化深深融入到我们现在所使用的语言和文字当中,慈悲、善良、五毒粗重、三千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烦恼等等,都是佛教中的词汇。
由此可见,虽然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信仰,事实上,佛教的文化已经融入了我们的教育、语言、生活以及道德标准等方方面面,特别是当佛教进入中国以后,跟我们的道教、儒家经历很长一段时间的磨合。最后慢慢彼此接纳,这种文化的融合,让我们的道德标准在不知不觉当中,和佛教的很多理论非常接近。
很多人都听过,甚至会说,“诸法皆空”“万法唯心造”,哪怕不信佛或信仰其他宗教的人,大多都听得懂“万法唯心造”。这里面的“法”,跟佛法,没有关系。佛教里面讲的“法”,是指万事万物,就是因缘和合产生出来的意思。比如,今天要想阳光明媚,首先必须没有云,第二要没有雾,第三要没有霾,晴朗的天空,万里无云,太阳的万丈光芒才能照耀大地。所有的一切显现,在佛教里面都是万事万物和合而成的。
就好像我们能聚在一起,是大家得到消息以后,把工作和家庭安排好,放下其他的事务,大家因共同的心愿,凝聚到当下,种种因素在这一刻汇聚并成熟,才能来到这样一个场地,听闻佛法,这就叫因缘和合。
我们的肉体也是一样,因为有了父母的结合,母亲不断给我们输送赖以生存的养分,身体开始慢慢长大,生下来后婴儿、童年、少年、青年,然后随着逐渐衰老,身体也会缩小,到最后死亡的时候,灵魂再次从心脏离开,留下一副躯壳,不断腐烂,最终消失。这一切的一切,都需要因缘和合,佛教里面叫做:“一切万法皆是无常”,没有任何永恒的存在,这是佛教永远不变的真理。也就是说,这个世界没有不变的人事物,不管山川、江河、亲情、友情、钱财,或是你最舍不得最珍爱的身体等所有一切,只有因缘聚合时,才是我们的;当因缘灭尽时,就会随着无常的到来而消失。
所以,不要认为什么会永恒存在,否则就会闹很多笑话。有个弟子,五十岁了,还跟人家打官司。原因是:他买房子时,人家跟他讲有七十年的产权,最后发现只有四十五年,他就开始跟人家打官司。他既没老婆,也没小孩,更没亲戚。我问他:“你为什么打这个七十年的官司?”他说:“被人家骗了,我要的是七十年产权。”我说:“你现在多大?”“五十岁。”“四十五年以后,你多大?”“九十五岁。”“你能活到那么久吗?你为了那七十年的产权打官司,实际上你活得再久也就一百岁,不可能再活到七十五年以后,是吧?”可人有的时候就是想不通。
如果能够正确认知无常的道理,想通了,对这个世界很多的人事物,自然而然就会明白,因为想通而明白、了悟。这就是佛教讲的:“万法本体性空”。所有的一切都是因缘和合产生出来的,所以“诸法无常”。那么也因此,我们会产生很多的情绪。
就像一家人难得团圆,聚在一起,或是今天做成一单生意,卖了一两套房子,有了一些收入,你的老板因此也会很高兴,大家今天的高兴是由很多因缘和合而成的,情绪也很好,但是明天、后天呢?一件事情不可能让人永远快乐。因为无常,今天能卖掉一栋楼,不代表明天还继续能卖掉,如果没有心理准备,情绪马上就开始低落了。如果内心对无常没有正确的认知,对情绪没有掌控的能力,在面对一切本来依因缘和合而成、一个没有什么是永恒存在的世界,只会接连不断地感受种种苦难。
世界上,无论东方或西方的各个大学,虽然设有哲学和心理学的课程,而心理学比起哲学,更接近我们的内心深处,但是别忘了,心理学依然是理工科的范畴,它也只是一种分析和测试的方法,还是解决不了我们心灵方面的任何问题。
佛陀教导我们:情绪是人类最大痛苦的来源。如果未曾修行,人类的情绪,大部分都是负面的:贪婪、嗔恨、痴迷、嫉妒、傲慢、疑心病等等,只要有情绪,各种各样的烦恼与痛苦就会如影随行,永远存在,因为一切凝聚力,依靠就是灵魂,我们的思想。如果能将“无常”深入内心,时刻思维并修持,就不会被诸多执著牵引走向痛苦的深渊了。
万事万物,皆因有缘而聚,终将因缘尽而散。而一切都是自心的造作,依缘分凝聚产生的一切事物,也终归要随着无常而消失。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诸行无常”。
愿诸众生得解脱,圆满无上大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