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语,摆脱了正常思维逻辑或合理柜架的束缚

铃木大拙 宁玛昌列寺 发布于 2018年01月08日 星期一 15:35

“悟”这一经验对于理解“如何是禅”至为重要。这是因为如果没有“悟”,我们则将难以正确地看待和理解常常以反文化方式表现出来的禅的妙谛。

“雪覆千山,为甚么孤峰不白?”

“清净行者不入涅槃。破戒比丘不入地狱。”

“世间知者我亦得知。世间不知我亦悉知。”

“露柱尽日往来,我因甚不动?”

以上这些禅家开示语,都摆脱了正常思维的逻辑或合理框架范围的束缚。如果力图理解和把握这种思维方式,就必须达到大彻大悟的境地。

禅师有目的地提出这些与事实有所关联的语句,试图混淆执著于日常常识经验的尚未觉悟者的视听。

如果他抵达了见性证悟境界,这种非合理性认识则将销声匿迹,而回归理论与常识的水平状态。人们常说,狩猎者入深山而不识山峦的真面目。

这是因为,如果想要观察和了解整个山脉的叠嶂起伏形态,就必须站高而望远。“禅悟”成功地运用了这一手段,将参禅者从局部环境中分断开来,引导其展望并把握整个全局。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悟”永远都将其抛掷于“悟”的作用之外,因为如果这样的话,将隐入以二元思维方式解释“悟”的困境。这是因为,“悟”既具有超然性,还具有内在性。

事实上,“悟”作用于“主体即为客体、客体即为主体”这一着眼点之这上。或者可以这样认为:如果没有这一“同一性”,也就不存在“悟”。

大彻大悟之中,存在着“超然性即为内在性,内在性即为超然性”这一着眼点。狩猎者既在山中又在山外,一步也没有离开那座山。

然而,我们应该了解:“悟”既不是单纯的智能训练,也不是将理论上清晰明了的对立物转化为合理命题的一种辩证法。

正如丹麦的基督教思想家克尔凯郭尔所分析论断的那样:“悟也是实际存在的思维方式,而不是一种辩证法;它并非依据逻辑性公式和抽象作用而发挥效用,而是其自身所显现的具体事实。”

所谓“桥流水不流”这句偈语,对于见性开悟者来说,并非“反论”,而只是将其现实生活中的实际经验直接付诸于语言表达。克尔凯郭尔曾经指出:“所谓信仰就是一种自身实际存在的飞跃,悟也是如此。”

“信仰”一词蕴涵基督教的感觉韵味,而如果借用特殊语句来表达“悟”这个字的内涵的话,那就是“禅”的感觉韵味。从经验上来讲,我以为“信仰”和“悟”可以视为同一概念。

愿诸众生得解脱,圆满无上大菩提。

登录 个人
中心
退出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