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菩萨行论》禅定之自他交换的修法「接受他」
B、广说修法
(A)、总说自他交换法
a、接受他
114.犹如认手等是身之肢分如是何不许有情众生分
如果认为众生的种类不同,而同种内又有不同的差别,因此无法交换。这是没有关系的,就像我们区分自己的身体,虽然有头、手、脚等很多不同的部位,但是执为我所有的心生起,认为全部是身体的肢体。同样地,将所谓的众生执持为一之后,为什么不能将天、龙等个别的有情们,认为是众生的一部份呢?
115.于此无我躯串习成我所如是于他身何不生我心
就像于「无我」的这个不净身体上,因我执的心串习,以致产生了想〝我快乐、我痛苦〞等「我」和「我所」的心。这是无始以来就有的,同样地,于其它众生上也因「我」和「我所」的心串习,为什么「我」的心却不生起呢?也应该生起才对。
116.如是虽利他然不生骄奇如人自进食未曾盼回报
像那样若是执他为「我」和「我所」的心纯熟后,不管我做了多少利益其它众生的事,也不会自认为神奇和骄傲自满,因为那就像我自己吃了食物以后,不会寄望回报一样。
117.微如言不逊吾亦慎防护如是护他心悲心当娴熟
因此,不管是多微小的事,那怕他人会讲不好听的话,我自己身的举止、语的言谈也小心地防护。同样地,对其他众生,即便小小的伤害和痛苦都要加以防护的这个心,以及让他们解脱伤害、痛苦的悲心,应该一再地熟习。
118.众生临众怖怙主观世音亦愿消除故加持自名号
对待其它众生,连最小的伤害也要加以防护、最小的痛苦也生起想要救怙的这个心,要一再地熟习,像这样,熟练度是可以不断增加的。因此,怙主大悲观世音在过去从有学道开始,就一再地生起想救怙三界所有众生脱离痛苦的心。祂发愿和加持:「愿众生临被火烧、被水冲走时,只要忆念我的名号三次,就能从中获救、解脱。」当时祂还发愿:「愿任何一位有情处大众中,胆怯之畏惧生时,只要忆念我的名号三次,就从那种畏惧中解脱。」像这样子,也为了消除在众生徒众中说法等时,所发生的胆怯之畏惧,祂以愿力、禅定、智慧加持自己的名号。
119.遇困不退转如是娴熟力令闻名惧者失彼竟寡欢
现在刚刚开始学习舍弃自利、努力思惟利益众生、行利益众生时,若是发生了困难,不要从中退转。如此,以渐渐地舍弃自利、努力积极利他的熟习力量,能够使刚开始只是听闻到要交换自他的苦乐和善恶的名称就害怕的,最后变成若是没有积极利他,自己就会不高兴,可以做到像这样的熟练度。
120.若人欲速疾救护自与他当修自他换胜妙秘密法
任何一位有情具有悲心,想要急速地救护自和他的轮回、恶道苦,他应该修持此对小乘根性或钝根者要保密的,将自己的乐因(善)、乐果,和其它众生的苦因(恶)、苦果,互相交换的上妙思惟法。
愿诸众生得解脱,圆满无上大菩提。